法治理论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doc0法律教育网
正保远程敦育旗下品牌网站
法治理论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法治的含义
(一) 法治意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法治是与人治对立的治国方 略。
(二) 法治意指依法办事的原则
1、 法治作为一个动态的或能动的社会范畴,其基本的意义是依法办事。
2、 现代法治的精髓是官吏依法办事。
3、 人人平等地依法办事是法治的要求和标志。
4、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法治) 四个缺一不可的要素。这四个要素的实质是依法办事。
(1) “有法可依”是依法办事的前提。
(2) “执法必严”是依法办事的中心环节。
(3) “违法必究”是依法办事的保障。
(三) 法治意指良好的法律秩序
1、 无论是作为治国方略,还是作为依法办事的原则,法治最终要表现为一 种良好的法律秩序。
2、 达到某种法律秩序,既是法治的目标和结果,也是检验是否厉行法治的 一个重要指标。
3、 法律秩序是法律规范实行和实现的结果。
4、 法律秩序是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它表现为:
(1) 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已经法律化和制度化。
(2) 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
(3) 每个法律主体都忠实地履行法定义务,积极而正确地行使和维护法定 权利。
(四) 法治代表某种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
0法律教育网
页再程教育sTK瓦牌而正
1、 法治不是单纯的法律秩序。
2、 不是任何一种法律秩序都称得上法治状态,法治是有特定价值基础和价 值目标的法律秩序,即是有价值规定性的社会生活方式。
3、 就现代社会来说,法治的价值基础和取向至少应包括:
(1) 法律必须体现人民主权原则,必须是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反映, 并且是以维护和促进全体人民的综合利益为目标的。
(2) 法律必须承认、尊重和保护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3)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 法律承认利益的多元化,对一切正当的利益施以无歧视性差别的保护。
二、 由“法制”概念向“法治”概念的过渡
(一) 法制的含义
(二) 法治与法制的联系与区别
1、 共同点:(1)强调法律要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2)均体现 人民意志;(3)均反映社会发展规律;(4)均要求依法办事。
2、 不同点:(1)法治明确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要求“法律至 上” ;(2)法治显示了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广泛性,要求法律主治;(3)法治 一词蕴涵了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
法治理论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