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五年级下册第5课 古诗词三首.doc5古诗词三首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描述的是纯真、难忘的童年岁月。教材安排了有关童年的古今诗词,也有名人 名家对儿时情怀的追忆,讲述的都是亲身所为,亲眼所见,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都是针 对童年话题的说说写写。《古诗词三首》是本组教材的开篇,天真烂漫的童年情怀,容易引 起孩了们的共鸣,也特别能激发对童年的向往,用古诗词的语言描述的童年情景,更是活泼 跳跃,意境深远。《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 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 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学目标
会认4个新字,通过看图比较等方式,记住“篙”、“棹”的音形义。会写7个生字。
读准诗词,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有感情诵读三首古诗词
通过画面想象,图文结合,查看注解、关键词比较等方法,品词潜句,体会牧童的悠 闲无虑,使风儿童的顽皮可爱,以及溪畔农家生活的和美、恬淡、惬意。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能够将自己喜欢的一首改编成一段话。
教学重点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加强诵读,从中体悟诗词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抓重点词,感受诗词独特情韵。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牧童》、《舟过安仁》。
一、 话题导入:
板书童年。齐读。有人说童年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 你说童年是什么?七彩斑斓令人难忘的童年,让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都怀念着,留恋着,让你 们这些小小的孩子珍惜着,童年还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出示两首诗,自读。
二、 学习《牧童》
只显示一首《牧童》看屏幕自读。问会读了吗?这首《牧童》让我想起了清朝诗人 袁枚的《所见》,齐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槌。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读起来多么 有声有色,动静相宜啊。
我们也把这首诗读活吧,老师建议看着书再读,问为什么要看着书读?因为书中有 许多辅助的知识。学生看书自读,边想象边自读。师表扬读书姿势,表扬读诗时的神情动作。
指读。正音。讨论“铺”与“横”的读音。教师出示字典中的意思,让孩子们选择 正确读音。再指读。“蓑”读准平舌音,看图了解,集体书写这个字。
诗歌,朗朗上口,古人读文作诗难免摇头晃脑,正是因为古诗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你能让节奏感强烈点吗?
指读,停顿时间的长短由自己决定,看谁读得最象诗。
读了很多遍了,你读懂了哪一句?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聚焦作者吕岩。吕岩,字洞宾,就是传说中八仙之一,早年中过秀才做过官,晚年 隐居山中,人们不知其去向,于是大家都说吕岩得道成仙了。你说,神仙一般的吕洞宾为什 么偏偏为牧童赋诗一首?肯定是牧童有哪方面的东西,吸引了他?再读诗歌,说说,让神仙 羡煞的究竟是什么?
指说。体会情感,随机点拨,比较“六七里”写出了草野的辽阔,“三四声”写出 了吹笛的随意,笛声的稀少,但足以表现牧童随意随性的情景,数字前后不得调换。“弄” 字感受随意自在。“不脱蓑衣卧月明”由“不脱”体会悠闲自在,无拘无束。读好句子。
齐读诗歌。这是一位怎样的牧童?(悠闲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带着这 样的感情一次次齐读。我们喜欢这样的童年,齐背。
三、 学习《舟过安仁》
出示诗。读读作者的名字,杨万里。还记得
指南五年级下册第5课 古诗词三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