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 (2)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学习目标
SLE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注重心理护理、皮肤护理
1. SLE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护理评估。
2. SLE健康指导。
SLE病因、发病机制、病理。
掌握
理解
了解
病人,女,32岁。关节痛2年,下肢肿半年,发热、全身浮肿伴尿量明显减少2个月。检查:℃,P112次/分,R28次/分,Bp100/60mmHg,面部有蝶型红斑,双侧手掌、足底可见片状红斑,肾功能检查异常,抗核抗体阳性,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初步诊断为:SLE
病例导入
病例导入
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
1、为什么诊断该病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2、面部蝶型红斑、肾功能检查异常与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关系吗?
3、如何对该病人进行治疗、护理?
概 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多因素参与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
抗核抗体(ANA) 是最主要的自身抗体,主要分为: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RNA-非组蛋白性蛋白抗体、抗核仁抗原抗体;
许多患者血清中还存在抗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的自身抗体。
(一)病因
免疫耐受的终止和破坏导致大量自身抗体的产生是根本原因。
1.遗传因素
2.性激素因素:雄激素似有保护作用,雌激素有助长作用。
3.环境因素:紫外线、感染、某些食物、某些药物引起。
4.免疫异常因素:B细胞活动亢进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