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2年度防治煤层自燃的安全措施
2#煤层为井田可采煤的赋存条件分析层,倾角1º--15º,,依据地质资料推断本区域无较大地质构造。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有自然倾向性,现开采的2号煤层自燃倾向等级II级,容易自燃煤层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28条的规定必须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措施。
二、开采技术条件
矿井采用走向高档普采采煤法,。开采的煤层属有自燃倾向的II级煤层,此采煤方法在回采过程中易造成采空区遗煤,便增加了自燃的可能因此,易发生自燃的区域为工作面,综上所述,现开采的2煤层自燃倾向等级II级,自燃煤层。
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由于煤炭氧化自燃而产生的火灾属矿井内因火灾;由于井下放炮、电流短路、摩擦及其他明火等引起的火灾属外因火灾。生产实践经验,该矿井开采煤层属自燃煤层。因此矿井防灭火的重点是内因火灾的防治。
但对井下明火、放炮、电流短路、摩擦等原因引起的火灾也应加强防治。本着“预防为主,消防并举”的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如下:
1、《安全规程》有关规定设置井下消防材料库及灭火装置与器材。
2、井下主要机电硐室设置防火门。
3、严禁一切人员携带烟草和点火工具下井,井下及井口房内不准焊接作业,如必须进行,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
4、正确、合理使用电器设备,加强维护,保证输电线路完好,设备正常运行,防止发生事故。
5、使用阻燃和防静电胶带,不延燃电缆、风筒和不燃液。在胶带输送机头和主要机电硐室设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各胶带输送机巷均铺设消防管路,每隔一定距离设有消防水阀门
。
6、井下不存放气油、煤油、变压器油等可燃性材料。井下擦抹机械用过的棉丝、布头等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定期送完地面处理。
7、全矿井设有完整的消防洒水系统,井下所有巷道中必须铺设消防洒水管路,每隔50米设阀门。
8、采煤时要尽量回收浮煤,油脂等杂物。
9、及时封闭采空区及盲巷、废弃巷道。
三、煤的自燃预防措施
(一)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
1、在开采、开拓技术方面,现有的开拓巷道布置在煤层中,均采用了不燃性支护材料,大巷均采用工字钢和锚网支护,降低煤的自燃机会。
2、采煤方法采用高档普采采煤法,其每月平均推进速度为60m以上,达到窒息带,使得工作面在自燃发火期内能够采完并能够进行及时封闭,隔绝空气进入采空区,降低了遗煤自然机会。
3、在巷道布置上,巷道两侧按规定留设有煤柱。
4、井下机电硐室均采用了不燃性材料支护和必要的防灭火设施。
5、本次设计的自燃发火观测站或观测点的位置位于回采工作面两个端头及两个顺槽与开拓巷道连接处,井下共设置四个自燃发火观测站或观测点。
6、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形式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火灾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7、矿值班调度和现场区、队、班组长应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中的人员撤离,并组织人员灭火。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8、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它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二)、通风方面的措施
1、回采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U”性通风系统,降低了全矿井的总风阻,有效地增加了通风能力,减少了漏风,易于调节风量,且在发生火灾时,便于控制风流,隔绝火区。
2、回采工作面采完后及时构筑密闭墙,加强对采空区的密闭管理。
(三)检测方面的措施
开采该煤层时,选定自燃发火观测站或观测点的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确定煤层自燃发火的标志气体和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所有检测分析结果必须记录在专用防火记录薄内,并定期检查、分析整理,发现自燃发火指标超过或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立即发出自燃发火预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矿井现已安装使用的KJ90NA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有关生产的个关键点的CO、温度、瓦斯等指标进行检测,从而达到火灾的预测预报的目的。
监测点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布置
四、高档普采工作面防灭火措施及方法
我矿防灭火技术措施现状,主要有喷撒阻化剂、黄泥方法。
1、喷洒阻化剂防火
将阻化剂(氯化钠)和水按1:,喷洒在煤块上,防止自燃作用。利用专用设备泵将其雾化,喷入采空区煤体表面,以延缓煤的氧化过程。
2 、预防性灌浆防火
根据我矿采煤工作面走向较短,工作面服务时间短,且只开采一层煤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回采后密闭再灌浆形式进行。当工作面回采结束后,立即
防灭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