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内容认识厘米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1.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难点和关键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并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教具准备铅笔、橡皮、尺子、小棒第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二. 探究新知(一)统一长度单位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 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tuǒ) 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生 1:5 拃。生 2:5 拃半。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 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认识刻度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 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 O。后面的呢? (刻度 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 cm ,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 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1厘米。教师指出:这个刻度 0 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 0到刻度 1的长度就是 1厘米。(板书: 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 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 2到刻度 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 l 厘米,从刻度 3 到刻度 4 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 1 厘米,从刻度 4 到刻度 5 呢?我们发现了什么? (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 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同学们你们觉得 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 (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课件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