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家访计划 2.doc班级家访计划
一、 家访目的:
家访——教师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补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是教师、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教育。但 教师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 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
通过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 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 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学生及家长 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员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 育氛围,提高社会与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
二、 家访时间:一个学期
三、 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1、 了解学生
家访前,教师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 惯、优缺点等做到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 效。
2、 时间的选择与控制
家访时间选择在双休日,学生也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 时间不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休息。
3、 提前预约
家访前,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不盲目家访,这样 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的 情绪。
4、 内容和方法
家访学生的家庭情况、问题学生,家庭困难的学生有困难。家访 的谈话方法,不千篇一律,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四、家访时注意的问题:
1、 家访时向家长宣传教育法规、学校课改情况、学校办学模式、 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以便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 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师德情况、班级管理及对自己孩子要求 等意见和建议。宣扬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突出自己的教育特 色。
3、 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成长环境、行为习惯、个性 特点等。
4、 在确定家访对象时,被家访的学生有代表性,有一定的覆盖 面,可以是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或留守儿童,也可以是特长生、 优等生、潜力生等。
6、在家访过程中,讲究家访的方法,态度和蔼,举止端庄。对学 生以正面肯定、积极鼓励为主,真实、客观地给学生家长反映其在校 表现;家访时请学生在场参与,便于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交 流沟通。不粗暴地对家长发怨气、批评指责学生,反对“告状式”家 访。不以电话联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访。
7、做好家访记录,收集和整理好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填写好家访信息反馈表。
班级家访计划
家访即家庭访问,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加 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家长的 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 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 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的纽带,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 点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现将本学期家访工作计划如下:
一、勤家访,架好主桥梁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 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 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 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 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家访的目标和途径如下:
(一)、家访目标:
1、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家庭教育情况、社会交往情况,以及 在家庭做家务中的表现情况;
2、了解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长对教师教学、班级、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设。
4、
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政策及提供先进的教育信息。
5、纠正家长错误的家教方法,向家长传授较科学的家教方法。
(二)、 家访途径:
1、 打电话提前预约,登门家访。
2、 电话访问.
3、 邀家长来学校。
二、 整体策化,实施方案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初步制定家访实施方案,做到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 自己在学校与家庭的学习、表现情况,自行申请教师家访,使自行申 请与整体安排相结合,既体现了家访的灵活性,又体现师生之间的和 谐、民主、平等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 家访谈话要讲究方法
家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 否则,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耗费了家长析热情,使家长对老师的 谈话失去兴趣。在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不要一 味地告状、批评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或只提优点,说好的方方面面。 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却用借桃喻李委 婉地指出,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使家长 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这样
班级家访计划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