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茅台酒鉴别真伪对策计划.docx实用标准
各种茅台鉴别真伪方法
五星茅台档案
2001 年 7 月茅台酒厂招股说明书介绍:贵州茅台酒目前使用
的注册商标是两种形式的“贵州茅台”商标,一为左上角为金轮图案
的“贵州茅台”,二为左上角空白的“贵州茅台”商标。在实际使用
中,部分茅台酒产品的商标标识和包装上同时使用了后者和贵州省粮
油进出口公司注册的“飞天”商标(贵州茅台+飞天) 。前述招股说
明书说到的“金轮图案” ,就是通 称的“五星牌”。“五星牌”的前
身最早出现于 1953 年。
据《茅台酒厂记》记载和乔洪《解读神秘茅台》介绍, 1951 年地方国营茅台酒厂成立以后,最初的注册商标为“贵州茅苔”牌,上端正中为工农携手图案,左右两边有波浪形线条,其下有“贵州茅苔
酒”五个红色大字和“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出品”十个白色小字。 1953 年,茅台酒开始向国外销售, 瓶贴印有由金色麦穗齿轮和红色五星组成的“车轮”图案,即今天“五星”商标的前身。但这个“车轮”图
案开始没有在海外注册, 1955 年 11 月立委托授权书, 1955 年起逐步获得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商标注册批准。
1953 年出现的“车轮”图案,除了用于外销酒外,什么时候印
在内销酒上?现时所见标示有生产日期的最早的印有 “车轮” 图案的
内销茅台产于 1957 年(图 0)。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图 0A”这瓶酒没有标示生产日期,但其背贴落款为“贵州省茅台酒厂”。这个厂名是 1953 年 7 月 29 日茅台酒厂划为省级企业时确定的名称,之前是县属企业,曾先后冠名为“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县茅台酒厂”(1951 年)、“ 贵州省专卖事业管理局仁怀茅台酒厂”(1952 年)。由此可见,“图 0A”这种背贴是茅台厂完全成型、正式定名为贵州省茅台酒厂后的第一批背贴(注意背贴汉字为简体,但“贵”字为繁体) 。“图 0A”这瓶酒的正贴为“贵州茅台酒”而不是“贵州茅苔酒”,可见产于 1956 年 3 月之后。根据正贴和背贴特征推断,“图 0A”产于 1956 年。由此确定,“车轮”图案最早在 1953 年、最迟在 1956 年使用于内销酒上。
一、 1956-1978 年内销茅台
(一)五六十年代:土陶瓷瓶 +木塞
茅台酒瓶在 1956 年前,沿用仁怀本地生产的土陶瓷瓶,封口为油纸扎塞在瓶口里边,外用猪尿泡皮绑扎,再用封盖纸封口。这种瓶子及包装方式渗漏大,贮存难。 1954 年,朱德总司令致电贵州省指示要改进茅台酒包装,不要片面强调茅台酒的政治性和增产节约。 1954 年 10 月,湖北省进出口公司建议改进包装,否则与被誉为名贵
国酒的地位不相称。此后改换新包装的事就提上了日程。
1957 年 8
月,茅台酒包装改换成功, 香港五丰行赵经理就此向香港报界发表谈
话,香港华侨报以“茅台新装,华贵优雅,春节宴会,甚受欢迎”为
题,刊登了赵经理的谈话。既然称为“成功” ,应该是在改新装销售
一段时间后所作的评估,而不是即改即说“ “成功”。“春节宴会甚受
文档
实用标准
欢迎”八个字证明了改新装是 1957 年春节( 1 月 31 日)以前。查茅台酒的出口销量, 1956 年为 14 吨, 1957 年激增到 吨。综合分析,改新装的时间可以圈定在 1956 年。这次外销酒改装改了什么?
我们推断:更换了瓶贴(使用彩色背贴 , 正贴于 1956 年 3 月改“苔”为“台”),使包装更美观,像香港商报当时报道的 “新装茅台更迷人” ;更换了封口,使用木塞,以更好地防漏;并且可能就瓶子工艺作进一
步的改进。既然外销酒包装更改,按一般推论,内销酒也应该同步或稍后改装,所以我们认为内销酒改“苔”为“台”外和封口改为木塞也应该在这一时期
历年茅台酒鉴别真伪对策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