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能量代谢与体温 (10).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能量代谢与体温 (10)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伴随体内物质代谢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
一、机体能量来源与去路
(一)来源
:主要(50-70%)
脑组织所需能量完全来源于糖的有氧氧化。缺氧和血糖水平过低,可导致意识障碍、昏迷及抽搐。
:次之(30%)
:很少(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才成为主要能量来源)。
(二)去路
CP-储存于肌肉和脑组织中,不能直接被利用。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 基本原理
   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根据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总热量或所消耗食物量,测算出能量代谢率。(1 cal=;1 J= cal)
(二) 测定方法
 :直接测量从体表、呼出气、尿液和粪便排出的总热量。准确,但设备复杂,操作繁琐,现极少应用。

利用“定比定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呈一定比例关系),测算一定时间内氧化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各有多少(耗氧量及CO2产生量),计算出它们所释放出的热量。
①食物的热价:1g食物在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物理热价:体外燃烧时释放热量。
生理热价:体内氧化时产生热量。
糖与脂肪:物理热价=生理热价
蛋 白 质:物理热价>生理热价(不能完全氧化)
②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③呼吸商(RQ):指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RQ=CO2产生量/耗O2量
三种营养物质氧化的几种数据
───────────────────────────
物 质 耗氧量 产CO2量 物理热价 生理热价 氧热价 呼吸商
    (L/g) (L/g) (KJ/g) (KJ/g) (KJ/L) (RQ)
───────────────────────────

脂 肪
蛋白质
───────────────────────────
根据RQ可估计某一段时间内机体氧化各种食物的比例:
RQ= →氧化糖; RQ= → 氧化脂肪
RQ=→一般饮食;RQ=<→长期饥饿
④非蛋白呼吸商(NPRQ):指一定时间内,机体氧化非蛋白食物时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

整体产生CO2总量-分解蛋白产生CO2量※
NPRQ=─────────────────
整体耗O2总量-分解蛋白耗O2量※
※ 分解蛋白产生CO2量= NP××(L)
※ 分解蛋白耗O2量= NP××(L)
=产生1g尿氮(NP)
(L)=每氧化1g蛋白的产生CO2量
(L)=每氧化1g蛋白的耗O2量
⑵间接测热法步骤:
①测定CO2产生量和耗O2量:开放式或闭合式。
②测定尿氮量:根据尿氮量估算蛋白质氧化的量。
③计算出NPRQ:=非蛋白CO2产生量/非蛋白耗O2量。
④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根据NPRQ在“NPRQ及氧热价表”查出所对应的氧热价。
⑤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NPRQ表查出的氧热价×非蛋白耗O2量。
  ⑥能量代谢计算:=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蛋白食物的产热量。
⑶简易法:
①,氧热价=;
②测定6min的耗O2量;
③能量代谢计算:= 耗O2量×氧热价。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肌肉活动
  影响最大。全身剧烈活动时,短时间内其总产热量比安静时高出数十倍。

能量代谢与体温 (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2.80 MB
  • 时间202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