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和体温 (2)
第二节 能量代谢
一、基础代谢
(一)基础代谢的概念
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ºC条件下。
基础代谢率: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
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即在安静不作外功时,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
因此,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的总热量或所消耗的食物量,可测算出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量代谢的量,即能量代谢率。
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直接测热法:直接测量从机体体表、呼出气、尿液和粪便排出的总热量。如果不做外功,该热量就是机体代谢的全部热量。
间接测热法:
间接测热法原理:是利用“定比定律”(即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测算出一定时间内氧化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各有多少,再计算出它们所释放出的热量。
为此,必须先了解与其相关的几个概念: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
(三)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食物热价:1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热量
食物的热价分为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
糖: 脂肪:
蛋白质:;
氧热价: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糖:2lKJ 脂肪: 蛋白质:
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RQ=CO2产生量/耗O2量 。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二、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一)骨骼肌收缩的直接能源——ATP
由腺嘌呤核苷酸再加上两个磷酸衍生而来,后面的两个磷酸之间的键称为高能磷酸键,可以贮存或释放能量。
能量的释放、转移、利用过程
图上侧表示:生物大分子(如: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经过多步骤反应分解成(丙酮酸等)小分子,同时释放出能量。
图中间部分表示:分解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使无机磷酸结合到 ADP 分子上去,形成高能磷酸键,生成了ATP。ATP 所携带的能量,也可释放出来推动图下侧所示的反应,同时产生 ADP 和无机磷酸。
能量代谢和体温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