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学
第三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1
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
[考试要求]
1.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会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3.能会看溶解度曲线图及应用曲线图解答相应问题
4.了解结晶现象及方法
[知识整理]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饱和溶液:在_________、______ ___条件下,_____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____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如何检验溶液是否饱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一定温度 一定量溶剂 不能
一定温度 一定量溶剂 能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溶质,溶质不溶解,则溶液已经饱和,溶质溶解,则溶液不饱和
改变温度 加入溶质 蒸发溶剂
改变温度 加入溶剂
2
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
(4)判断正误: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
同温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
牛奶、豆浆等不属于溶液 ( )
二、物质的溶解度
(一)固体溶解度
1.四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B.100克水中溶解了36克食盐刚好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C.在20℃时,,则20℃。
D.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克。
E.在40℃时,100克水中加入40克氯化钾后达到饱和溶液,则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克。
对
错
错
对
一定温度、100克溶剂、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溶质质量
E
3
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
(2)指出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20℃)
2.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外因_________。
3.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横坐标表示 ,纵坐标表示 。
(2)溶解度曲线越陡,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
(3)溶解度曲线交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________;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________;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如__________。
在20℃时,
温度
温度 溶解度
越大
该温度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硝酸钠
氢氧化钙
氯化钠
4
第13讲 饱和溶液 溶解度
(1).定义:溶质从 中以 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2).常见的结晶方法:
①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的固体物质;
②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适于溶解度随温度 的
(二)气体溶解度
1.定义:在_______、_____时,某气体在1体积水中达到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
2.影响因素(外因):_____和_____;
温度不变时,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____;压强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_____
【解释】
1.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炎热的夏季,鱼儿经常抬头出水面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较高,气体溶解度较低,水中氧气不足
溶液 晶体
较小
而增大
一定温度、 压强
饱和
温度 压强
13.化学十三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