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家 税 收
主编:常友玲 副主编:赵学梅 张莹 任婷婷
延时符
第一章 绪论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税收的特点
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税收原则、税收职能与税收效应
延时符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税收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章 绪论
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分类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
我国个人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的计算
CONTENTS
延时符
延时符
导入案例
某在校大学生甲很困惑,问讲授税法的老师,“老师,我是一名在校学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我是不是不负担任何税收?”;学生乙问老师:“老师,我现在做一份勤工助学的工作,有一定的报酬,我需要交税吗?”;学生丙也来请教老师:“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现在在实习单位实习,实习期间给予我的报酬用交所得税吗?”老师应该如何答复呢?
延时符
第一节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一、税收的产生
税收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税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也将随着极其低下,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联合起来同自然界作斗争,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没有剩余产品,没有阶级和国家,不存在剩余产品的分配,税收也不可能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发展,原始氏族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了私有制,进而有了阶级的分化,产生了奴隶制国家。国家为维护其政权,行使其职能,必须建立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专政机构,动用社会力量,征用自然资源,兴办公共建筑和公共事业建立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所有这一切公共需求,都要耗用一定的物质资料,而国家并不直接从事社会生产,于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需要向社会成员征税,税收实质上是与国家有着本质联系的一个特殊的分配范畴。
延时符
第一节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二、税收的发展
(一)我国古代税收发展
对于税收,我载的要算《尚书》里面说的“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一般认为,贡是夏代王室对其所属部落或平民根据若干年土地收获的平均数按一定比例征收的农产物。夏王朝实行中国历史上称之为“井田制”的土地制度,即把耕地划分为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封疆,中间有小道(阡陌),纵横如井字,在“井田制”下,土地连同附着于土地的奴隶归国君所有,国君把井田的大部分赐给诸侯臣下作为他们的俸禄,诸侯臣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和土产产品的私有权,这就是所谓的“公田”,公田的收获物中的一部分要以“贡”的形式缴纳给国王作为财政收入。到商代,贡逐渐演变为助。
延时符
第一节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二、税收的发展
(一)我国古代税收发展
所谓“助”是指,在实行井田制下,中间的一块是公田,其余八块田分给八家,公田由八家合力耕种,先耕种公田,再耕种私田,公田的收获归国家,这是对奴隶制社会自由民采用的纳税措施,“助”实质上是一种力役形式,即借助农户的力役共同耕种公田,公田的收获全部归王室所有。到周代,助法又演变为彻法,所谓彻法,就是每个农户耕种的土地要将一定数量的土地收获量交纳给王室,即“民耗百亩者,彻取十亩以为赋。夏、商、周三代的贡、助、彻,都是对土地收获原始的强制课征形式,在当时的土地所有制下,地租和赋税的某些特征,从税收起源的角度看,它们是税收的原始形式,是税收发展的雏形阶段。
延时符
第一节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二、税收的发展
(一)我国古代税收发展
春秋时期,鲁国适应土地私有制发展实行的“初税亩”,标志着我国税收从雏形阶段进入了成熟时期。春秋之前,没有土地私有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到春秋时期,在公田以外开垦私田增加收入,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了“初税亩”,宣布对私田按亩征税,即“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首次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是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改革措施,同时也是税收起源的一个里程碑。
除上述农业赋税外,早在商代,我国已经出现了商业手工业的赋税。商业和手工业在商代已经有所发展,但当时还没有征收赋税,即所谓“市廛而不税,并讥而不征。”到了周代,为适应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开始对经过关卡或上市交易的物品征收“关市之赋”,对伐木、采矿、狩猎、捕鱼、煮盐等征收“山泽之赋”。这是我国最早的工商税收。
延时符
第一节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二、税收的发展
(二)封建赋役制度的主要演变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把对土地征收的田租作为主税,同时还有按人丁征收的口赋、算赋、更赋等人头税和徭役。其中,唐代的租庸调、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摊丁
第一章 绪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