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同步.doc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同步
到教学第一线去看看就可以了解到,阅读教学有很像样的备课笔 记,但是,作文教学却很少有。一学期能完成规定的大作篇目就很 不错了,至于能否有像样的作文指导和系列化的作后评讲,那更是 要打一个疑问号。作文教学好像已经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老大难。 当不少教师将重头戏放在中考的前两大块即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 上,当不少人认为作文化再大气力最后的分值也相差不大的时候, 这种对作文的轻视也就造成了作文教学实践的失败。“写作能力是 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上的一句 话,不少语文专家也呼吁重视作文教学,也有不少的专论见之于报 刊,但第一线的情况却令人痛惜。如何使作文教学有个较大的起色, 方法有好多种,我一直坚持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同步,收到了很 好的教学效果。
一、与课本阅读同步
初中语文文本经过了编者的精心策划、大量筛选、反复推敲,其 编排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且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无论 从哪个方面讲,它们都非常适合初中学生阅读。作文教学如能跟课 本阅读同步进行,能使学生从文本中吸取相当丰富的作文营养,这 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无疑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相反,如果我们 的初中语文教师对这些优秀的范文视而不见,反而要求学生单纯片 面地去摘抄《作文选》上的好词好句好段,教师的作文指导就会走 向一个死胡同。我在作文教学中,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同步进行,
使阅读滋润学生作文,让作文吸收文本中的长处,学生获益匪浅。 比如选材是学生的一大难点,往往作文题目一出,不少学生就唉声 叹气,即使搜肠刮肚也还是眉头紧锁,为了在规定时间内交卷,也 就只有东拼西凑了。这样的素材往往给人虚假的感觉。像作文题《我 的同桌》,要写同桌的优点,有学生就选用了老掉牙的材料,什么 老爷爷过桥,因为自行车上拖着东西上不去,同桌就帮着推自行车, 最后落了一句“你这孩子真好”的表扬;或者是“我”想抄袭作业, 好同桌不准,宁可作业做完了不厌其烦地教。学习了《语文》八年 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会在作文指导中联系《枣核》、《最后一课》、《始 终眷恋着祖国》这些课文告诉学生从生活中取材,《枣核》中老朋 友来美常;《最后一课》里韩麦尔上最后一 堂法语课也是生活中并不起眼的事,《始终眷恋着祖国》中的钱学 森经过五年多斗争终于回国是这位科学家的亲身经历,这些都说明 在我们的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可以书写的素材,只要我们善于发 现,素材就在我们生活中。这一单元中的古诗四首,杜甫的《春望》、 杜牧的《泊秦淮》、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 丁洋》,诗人对生活的感悟、爱国的热情也都是通过观察、思考得 来的。通过对课内阅读文本素材的分析,师生共享了生活是创作的 源泉这一经典名言,懂得了观察、感悟、思考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 源。
与课内阅读文本同步,最好要与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联系起来, 这样针对性更强,效果会更好。
、与课本“写作”同步
初中语文课本的每一单元里都有“写作”这一栏目,栏目内容与 单元文体吻合,且要求适当、考量全面、由浅入深。试以八年级上 册单元“写作”为例:
从上表可以看出,八年级上册还是要求写记叙文,如果每次作文 都按照“写作”去做,一学期下来,这一册的“写作”要求就基本 可以掌握了。我平时教学中做到与课本“写作”
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同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