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师说》知识点复习
《师说》知识点复习
一、文学常识
韩愈( 768—— 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自谓郡望昌黎,所以后人又
称他为“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死
后谥“文”,也称“韩文公” 。
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文以载道” “文道结合”的观点,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
韩愈被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
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具体篇目有《师说》 《马说》《祭十二郎文》等。
韩愈有“文章巨公” “百代文宗”之誉。
说
二、字音
句读 或不焉 经传 老聃 蟠 苌弘 近谀 作
师说以贻之
三、字词含义
孰能无惑 (谁,哪一个) 2.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本来)
彼童子之师(那些)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6
﹡精品文档﹡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6. 士大夫之族(类、辈)
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8. 是故无贵无贱(无论)
人非生而知之者(懂得) 10.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知道,懂得)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12. 圣人无常师(固定)
术业有专攻 (学习,研究)14.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普
遍)
五、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 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否定副词
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6
﹡精品文档﹡
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义:古代从师的风尚 今义:遗留下来的旧路
四、通假并解释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通“授”,传授 )
或师焉,或不焉 ( 通“否” )
六、一词多义
师: 1. 古之学者必有师 ( 名词,老师 )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师道也 ( 动词,学习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师
烛之武退秦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传 :1.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动词,传授 )
《师说》知识点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