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小学高学段数学学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部分:教学模式设计与解读教学模式名称: 先学后教教学设计学科: 数学姓名: 葛艳芬 BH 教学环节名称主要作用设计思路步骤技术支持 1一、导入 1、引出间隔的概念 2、交代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模式,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PPT 的使用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很形象地理解什么是“间隔、间隔长”,为新知学习做好准备。。 2先学:自学例 1(一) 通过自学指导引导学生能够自学新知。(二) 通过阅读知道可以把大数转化成小数来解题。(三) 通过表格,让学生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理解什么是“在小路一边植树,什么是两端都栽”。 ,学会思考,知道遇到大数,不会解题的时候,可以把数字变小, 通过画线段图等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试着解决大数字的题。 、间隔长、间隔数、棵数的关系,为解决植树问题做好准备。 : 100 ÷5=20 20+1=21 (棵),让学生通过自学有个完整的解题思路。 ,而且颜色的强调能让学生知道哪些是重点要解决的知识点。 “小路一边是什么意思,两端都栽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印象深刻。 ,画面充满动感,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后教: 查漏补缺能够巩固路长、间隔长、间隔数、棵数的关系。 PPT 的使用使小习题充满动感, 为解决多种形式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利于学生掌握新知。 4当堂训练巩固新知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际应用题、还有拓展题, 逐步提升题的难度,使学生,灵活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PPT 的使用,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了较难的拓展应用题 5检测、小结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这是一道基本的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学生如果会做了,就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新知。 PPT 为学生出示题,解决了老师在黑板写的问题。第二部分: 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案例模板作者信息姓名葛艳芬联系电话 ********** 所教学科数学语文所教学段高年段作者博客 http://blog./ 单位名称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中心校 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设计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本课的名称: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自学,使学生熟练两端都要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 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 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树的规律。教学难点: 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说明导入环节在这堂课中的意义, 预计用到哪些工具, 以及信息技术如何起到优化作用。( 30 0 字左右) 1. 让学生伸出一只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使学生发现一只手不光有五根手指,还有四个间隙, 五根手指有四个间隙, 四根手指间有三个间隙, 两根手指间有一个间隙, 换成小树也是一样的, 从而引出间隔这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nfand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