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诱惑作斗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身边的种种诱惑知道积极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应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应理智对待不同的诱惑,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理解应理智对待不同的诱惑。
(2)难点:对各种诱惑的识别,在生活中能正确处理各种诱惑。
1 说教法
(1)讨论法:
(2)辩论法:
(3)讲故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兴高采烈的进入教室,然后问学生:“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高兴吗?然后拿出手机读信息:(,领奖之前必须交公证费980元……)
讨论:(1)你们觉得该不该交?(2)同学们是否听说过类似的事?
设计意图:通过“诱惑”导入新课。
(二)、新授:与诱惑作斗争(板书课题)
1、掌握理论——七嘴八舌说“诱惑”
(1)布置任务:打开课本P14—p15阅读《危险的诱惑》?2.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3.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2.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还有哪些此类诱惑?会造成哪些危害?
(如玩电脑、听音乐看武侠小说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列举身边的诱惑,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所显现的问题,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讨论和想象,让学生明白针对同一种诱惑,因为态度、措施的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会不同。
(1)迷上游戏机好学生盗窃杀人
(2)初中生上网25小时视网膜脱落
(3)沉迷赌博,持枪狂抢三市
(4)初中生沉迷赌博机游戏,输掉中考报名费
(5)口袋书里竟藏色情暴力
阅读P16页《美丽的陷井》思考:为什么说电子游戏是美丽的陷井?在学生回答之后,开展一次辩论赛。
辩题: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利与弊
正方观点:青少年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青少年上网弊大于利
(分正反方展开辩论,师生共同寻找答案)
与诱惑作斗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