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黄河颂》教学设计.doc6、《黄河颂》多媒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
湖南省永州市第九中学唐吉福
学习目标:
掌握字词
通过了解作家作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理解诗文的内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情分析:
通过学生的预习与老师对本课创作背景的介绍,学生对该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一定的了 解,同时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情感。此时,老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情感,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 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 的民族情感,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介绍黄河。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 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干流从上游到 下游的流向就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形。
欣赏黄河(多媒体显示图片)
走进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 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交织,歌唱苦难与抗战,刻画黄河 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画面。
创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 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 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 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当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异常 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13日在延安陕北 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鄂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水谣》5.《河边对口曲》6.《黄 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六十年代后期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掌握字词
磅礴(pang ) ( bo) 澎湃(pai )气魄(p6 ) 高山之巅(dian )
狂澜(lan ) 哽育(bn ) 浊流(zhuo ) 屏障(zhang )
分析课文。
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颂)
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
个字?(望)
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黄河?(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勇往直前,坚不可摧......)
「自然特点
黄河颂
=> 一往无前势不可挡J地理特征 I历史贡献
序曲:
主体:
总写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实
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
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虚
黄河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 颂之=爱国豪情以及自豪感和自信心,号召中华儿女学 主题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1、本课题目《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2、听罢《黄河大合唱》,读过《黄河
6、《黄河颂》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