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背影》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背影》教学设计.doc《背影》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把握课文的内容。
2、 采用多角度的阅读等方式进行整体感知,品味朴实的语言。
3、 学习通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立意及详略结合、突出重点的写法。
4、 体会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揣摩文中家庭生活内容及作者心境与感受的表达。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大家课前或者以前 都曾经阅读过这一名篇,对之一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比如感情上的被打动,思想上的 被影响,写法上的受教益。今天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探讨,当会有更多更深的不同层面的收获。
二、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文章以“背影”为题,因为它凝聚着父子间深厚、真挚的爱。点名作者的写作角度和 抒情出发点,简洁、概括性强。
3、 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 战士。在大学读书期间,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持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 中学教师的时期。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8月12日病逝于北 平。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 26种200多万字。主要作品有《朱自清散文集》。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 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4、本文记叙的是1917年的事。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 作者的父亲朱鸿钧也被解除了职务。朱鸿钧没有积蓄,两手空空,还欠下五百元外债,作者
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从北京赶到徐州,同父亲一道奔丧回家,到 了扬州,父亲将金银首饰都拿出来,又当了一件狐皮袍,才还上欠债。又借钱办了丧事。办 完丧事,作者回北京念书,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父子二人便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背影》 所写的就是这一段史实。
5、 学习生字:
羊使(chai) 奔丧(ben) 狼辨(jC 簌簟(su)
踏跚(pan shan) 踌靖(chou chu) 颓唐(tul) 琐眉(xie)
6、 理解生词。
7、 学生默读课文。
三、 指导朗读,探究思考: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来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 感情,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背影” ?
明确:“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 的。
第一次:文章第1段。开篇点题“背影”,以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第6段。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 写作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 儿子买橘子。这个境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父子告别,看到父亲的“背影”,第6段。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 消失,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文章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 情不能自已,

[精品]《背影》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