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池建华《出师表》教学设计.doc《出师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了解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背诵全文,体会作者感情。
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的借鉴意义,学习诸 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 2
教学难点:目标2 3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指导:
.通读课文,熟悉大意
.阅读课本上有关资料,了解“表”的有关常识及写作背景
.搜集一些有关诸葛亮的简介及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 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 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 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二、检查预习:
,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 ,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 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
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思考问题:(1 )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 (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 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 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 )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 “用、把、拿、凭”等。
(2 )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 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 以塞忠谏之路也
.指导背诵:
(1 )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 大臣表现 两条建议
(2) 学生试着自己背
(3) 抽优生背
(4) 全班齐背
.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 2段,准备默写
-7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默写1 —2段(2 )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 分析课文3-5段
.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 良实: 亲贤臣,远小人
.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 )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 先帝简拔之臣 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
[精品]池建华《出师表》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