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个改造教学案例.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
《三大改造》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针对初二学生对三大改造的有关知识不了解,尤其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所有制的转变缺乏知识储备,理解概念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堂课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学和兴趣,让学生通过已有现实社会中的现象、认识来说明“三大改造”发生的原因、条件及历史意义,并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教学主题
本节课教师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利用现实已有知识说明历史疑难概念,化难为简,转变学生认识,启发历史思维,实行小组互助合作。加深学生对生产关系变革知识的理解,前后联系对比,记忆深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了解并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充填小故事辅助提高学生兴趣;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材料让学生阅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四)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三大改造,讲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图片,通过图片分析历史现象,联系生活,以情感人。教
学重难点:重点是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是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难点是三大改造的实质。对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涉及政治经济学内容,讲授时重点突破。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小组合作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看过赵本山和宋丹丹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小品中有一情节令我印象深刻。
师:现在的中国同学们都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那么中国是怎样步入社会主义行列,实现公有制的转变呢?
师:我来告诉大家,国家是通过三大改造的方式来完成向公有制转变的。
师:那么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家是对哪三大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吗?
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师:回答很好。那么谁又知道国家是如何进行改造的呢?如何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呢?
(教师通过小品内容设疑,引发学生思考,启发点拨。)
(教师出示多媒体,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内容,小组合作解决学案上的内容,提出心中的疑惑。(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提得好。关于三大改造的内容我们必须详细进行讲解。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首先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了有关土地方面的一些问题。(回顾土地改革的知识,让学生加深记忆)
师:的确,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然而,我们在享受巨大欢喜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国情。

三个改造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jjg0025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