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诗接龙诵读 1 1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6 耶溪泛舟(唐)孟浩然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7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中华古诗接龙诵读 2 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 对雪(唐)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10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2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 与诸子登岘山(唐)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4 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5 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中华古诗接龙诵读 3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6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唐)王维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 17 途次望乡(唐)孟浩然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18 富贵曲(唐)郑遨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岂知两片云,戴却几乡税 19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20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1 赠妇诗(东汉)秦嘉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22画佚名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中华古诗接龙诵读 4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3 泊船瓜州(北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4 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唐)常建环回从所泛,夜静犹不歇。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 25 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6 思归莫方刀光映月霜,男儿驰沙场。老母倚窗望,风萧叶又黄。 27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8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29 长相思(宋)陆游桥如虹,水如空, 中华古诗接龙诵读 5 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侧船篷,使江风, 蟹舍参差渔市动。到时闻暮钟。 30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1 山中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32 闺情( 唐)孟浩然一别隔炎凉,君衣忘短长。裁缝无处等,以意忖情量。畏瘦疑伤窄,防寒更厚装。半啼封裹了,知欲寄谁将。 33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 34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5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华古诗接龙诵读 6 36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7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8 山间客访(五代)李映来客踏清溪,放歌伴玉笛。袖舞晚霞辉,声敲青山碧。 39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0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1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42 彩树歌(唐)陈子昂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
疯狂古诗(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