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师珠教务管理系统.docx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师珠教务管理系统
篇一:成果总结-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
成果总结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中国近代文化研究室致力于中国近代文化史的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逐渐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文化史系列课程,逐步探索出多级人才的培养模式。20多年来,我们以《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为依托,开设了十余门相关课程,已培养出近代文化方向47名博士以及近百名硕士,出版了30多部近代文化方向的学术专著。
一、深厚的学术积累,奠定近代文化课程建设的基础
――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中国近代文化研究室20年的学术研究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历史学系即设立了中国近代史教研室,著名学者白寿彝、龚书铎教授等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他们积极进行学科建设,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中国近代史》(有中华书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版等版本)、《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中国通史・近代前卷》、《中国社会通史》等多种教材和著作,教学科研成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雄厚的基石。
80年代初,文化研究开始受到学界关注,龚书铎教授即与学界同仁发起组织两次全国性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推进了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在全国的展开。与此同时,他积极带动近代史教研室成员,群策群力,调整学科研究方向,形成了以中国近代文化史为特色与优势的研究群体。1984年,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室。1986年,设立以中国近代文化史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2004年,经过校内外有关专家的评审,本学科群体被学校确定为首批重点资助建设的社会科学“创新研究群体”之一,进一步推动了在近代文化方面的学术研究和人材培养。
历史学系中国近代文化史学科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学术团队,成为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学术重镇之一。多年来,近代史教研室、近代文化研究室在龚书铎教授的带领下,从综合和专题两个方面开展关于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较有影响的学术成果。龚书铎教授主编了《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近代文化史论文集)、《中华近代文化史丛书》(中华书局版)等,这些著作代表了当时学界的最新成就,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进程。除《中国近代文化概论》外,学科群体还通力合作完成了《中国社会通史》(8卷)、《中国文化通史》(10卷)、《中国文化发展史》(10卷)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国家重点课题和横向研究课题,出版发表了数十部学术著作,受到学界同行好评(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统计,自恢复高考至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专题(近代史)研究的博士论文数为31篇,其数量占高校同类课题第一,其中多数为历史系中国近代文化方向的博士论文,见附件三)。
在学术研究中,我们注重近代文化专题研究与中国近代史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相互结合。首先,在整体推进中国近代史学科建设的基础上,重点从事近代文化研究,从而提升了整体的学术研究水平。
学科群体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学科的整体建设,对中国近代史通论性、专题性研究都有较深厚的积累,先后出版了龚书铎教授主持并参与编写的《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郑师渠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及龚书铎教授主编的《中国社会通史》、郑师渠主编的《中国文化通史》等在学界影响较大的多卷本著作。同时,在

北师珠教务管理系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秘资料站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