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治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加强和标准公司对危险源的监控治理,防止消费平安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平安,制定本标准。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区域内危险源的监视治理活动。
3 原那么
建立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危险源监控治理网络,实现对危险源的动态监控、有效监控。
公司EHS部门负责对本单位危险源普查、登记、检测、评估和施行监控治理;各部门/车间负责对从业人员进展平安教育和技术培训,对确认的危险源制定科学的应对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对危险源设备进展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从而到达系统平安的目的;各班组负责危险源日常监控治理,发觉异常,立即按现场处置方案处置,同时,按程序立即上报。
4 程序
危险源分为消费场所危险源和储存区危险源两种。
危险源区域:贮罐区(贮罐)、危险物品库区(库)、消费场所、压力管道、压力容器。
公司是危险源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加强危险源的平安治理与检测监控。
公司要在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平安警示标志,并加强危险源的现场检测监控和有关设备、设备的平安治理。
、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危险源。对排查出的危险源存在的事故隐患,EHS部门应当按照危险源的等级进展登记,建立危险源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施行治理。
,应当采取相应的平安防备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平安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别人员,设置戒备标志,临时停产停业或停顿使用;对临时难以停产或者停顿使用的相关消费储存装置、设备、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每年进展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危险源分级
通常把危险源划分为四级:
Ⅰ级:平安的,临时不能发惹事故的,能够忽略;
Ⅱ级:临界的,有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处于临界状态,
危险源管理规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