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微课说明 (7).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教学目的:
归纳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让学生掌握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的基本形式和规律。
能运用倒装句中的规律及标志性的词语正确判断倒装句的类型。
教学重、难点:
定语后置和宾语前置
教学步骤:
导入:
文言文一直让大家觉得头疼的一个原因就是句式有些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尤其是文言文里经常出现倒装句。今天就让我们来对倒装句做一个归纳。
类型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比较多,有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词短语倒装句(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句等。
定语后置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主要有四种形式。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中心词+数量词
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宾语前置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宾语提前
  这样的句子必须是否定句;有了否定的条件,宾语就可以提到动词之前。如: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3) 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 疑问句宾语提前
  这种倒装句式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是个疑问句,而且是疑问代词做宾语。有了这个先决条件,疑问代词宾语就得提到动词前面去。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2)沛公安在?(《鸿门宴》)
 (3)客何为者?(《鸿门宴》)
 (4)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5)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
3、用“之”“是”帮助把宾语提前
 (1)宋何罪之有?
 (2)何功之有哉?
 (3)何陋之有?
(4)唯利是图
(5)无乃尔是过与?
   这种句式的特点是动词在宾语后面,宾语在前面,动词和宾语之间有“之”或“是”
值得注意的是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我们再来归纳一下: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1)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微课说明 (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9-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