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实验3 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
姓 名:逯仁杰
班 级:20120001〔12级赓1班〕
学 号:2012011112
.. -
. . -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加深对?声纳技术?中波束形成和方位估计的概念理解,理解声纳信号处理的根本过程,为今后声纳信号处理的工作和学习建立概念、奠定坚实的根底。
波束形成器的本质是一个空间滤波器。当对基阵各基元接收信号作补偿处理,使得各基元对某个特定方向上的信号能够同相相加,获得一个最大的响应输出〔幅度相加〕;相应的各基元对其它方向的信号非同相相加,产生一定的相消效果的响应输出〔对于各基元噪声相互独立的情况时功率相加〕。这就是波束形成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波束形成方法主要有时延波束形成法和频域波束形成法。在此根底上针对不同的阵形、设计要求以及背景噪声特性下还开展了许多波束形成算法。针对不同的阵形时的波束形成方法是指依赖于阵形的特殊性〔如直线阵、圆阵、体积阵等〕而得到的波束形成算法:如直线阵波束形成法、圆阵波束形成法,体积阵波束形成法等。
针对不同的设计要求也衍生出多种新型的波束形成算法。当对不同的频率响应要求一样的波束宽度时有恒定束宽波束形成法,当对波束的旁瓣级有要求时可采用切比雪夫加权波束形成法。当要求对阵列误差具有宽容性响应时失配条件下的波束形成器[6,362-382]。
.. -
. . -
如果利用噪声干扰的统计特性有高分辨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法,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波束形成法,线性约束最小功率〔LCMP〕波束形成法,自适应波束形成法等。
但不管是何种波束形成方法,其目的均是在干扰背景下获取某个方向的信号或估计信号的方位。下面仅给出时延波束形成和相移波束形成的根本原理。
时延波束形成法〔时域〕
相移波束形成法〔频域〕
.. -
. . -
〔1〕仿真等间距直线阵基元接收信号,对所接收信号进展延时波束形成,估计目标方位;分析波束形成性能。
参数:阵元数 16,中心频率1500Hz,带宽500Hz,信号脉宽20ms,信噪比20dB。
〔2〕采用频域波束形成方法对所接收信号进展波束形成,估计目标方位,分析波束形成性能。
参数不变。
..
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