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河源教学设计[1].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河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会认10 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准确地运用词语,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
        4、 了解黄河的变迁,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母亲的保护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积累感受和经验;2、课上,通过抓重点词句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感悟黄河源景色的奇美;3、课后,走近“保护母亲河”的行动,写下倡议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母亲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受黄河源头水的有趣、晶莹和值得纪念。教学准备:CAI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段画面,(播放CAI课件)请猜一猜,画面中出现的河流是我们国家的哪一条河?(板书课题:黄河)2、你对黄河有哪些了解?(让学生畅所欲言)3、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作者一起去寻找那令人神往的源头。(补充板书课题“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黄河源的呢?作者游览黄河源以后有怎样的感受呢?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反馈交流(1)课文写了黄河源所处的地势高,泉水清澈,河道细小等方面。(2)出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蓝天,白云,鲜艳的花,清澈的水,源头的奇境真使人迷恋”,指导朗读。
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从哪里体会到黄河源景色的“奇”呢?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  
四、精读2—5自然段,赏析感悟1、默读2—5自然段,想想:你觉得黄河源的景色“奇”在哪儿?把相关的句子勾画下来。2、预设交流情况,相机指导 (1) 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黄河源景色的“奇幻”,进一步体会“山高坡缓”。A、从“羊群与白云融为一体、伸手就能摘到小星星”两部分的感情朗读中感受奇妙的幻境; 有感情的朗读“越往上走,就越觉得好像来到了天上一样……真难分辨出哪是羊群,哪是白云”,想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说后再读。 还有那个句子也写出了这种奇幻的感觉呢?读“记得小时候……好像一伸手就能摘到神秘的小星星了。”读出神奇的感觉。  B、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产生这种奇幻感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山高”。C、原来,我们站在这高山之巅,山高,仿佛直入云天,山高,离天一步之遥,但这里却是缓缓的斜坡,这难道不是黄河源的一奇吗?(2)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黄河源景色的“奇趣”,体会源头的泉水“河道细小”。A、从“啊,令人向往的黄河源竟是这样有趣”中的“有趣”入手指导学生找出黄河源如何有趣的句子。 朗读“我不禁跳下马来,找了一块石头,搭起了万里黄河‘第一桥’。”从“不禁”中你体会到什么?(作者情不自禁,兴致大发)“第一桥”为什么要打引号?(这只是一块小石头,不是真正的黄河第一桥。) 还有哪里写出了“有趣”?有感情的读“一股泉

黄河源教学设计[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9-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