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牌原创]《2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金牌原创]《2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2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师生交流,引入情境
1、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出示:《咏柳》图片】,你还 能背下来吗?
2、 介绍背景。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出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见长。他一生 做官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 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 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 揭示题目: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出示:《回乡偶书》】。
二、 质疑点引,明确目标
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出示:偶,偶然的意思;书是写;偶 书,是偶然间写下的诗。】
诗题是什么意思?【出示:诗人回到故乡,偶然间写下的诗。】
偶然间写下的诗常常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才有了一时的感受,诗人
贺知章回家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我们来细细地读一读 他写的这首诗就知道了。
【出示:古诗】自由读,读准字音。
你觉得哪个词比较难读准,给大家示范示范?
正音:鬓毛衰。开火车读该词。
谁来读读整首诗?【出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指名读,齐读。
三、研读感悟。(抓线索“客? ”)
1、 会读这首诗并不难,我们班很多同学小时候就会背了。如果能把其中的 生字会记会写那才能干呢。
老师考你们一个生字,【出示: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客”(出示:客),你 是怎么记住它的?谁能给它找找朋友?【出示:扩词】
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给大家提提醒。
2、 不是一家的人或者不是当地的人,我们尊称他为客人。那么你知道诗中 所说的“客”是说谁呢?(出示:贺知章)他到底算不算客人呢?(出示:?) 请带着这个问题,再好好地去读一读这首诗,然后和同桌交流这个问题,说说你 的理由。
3、 贺知章是不是客人?反馈中指导朗读和体验感悟。
(1)不是客。
你从哪里知道的?【出示:第1、2行诗。】
①理解诗意。
同学们,诗句中有两对反义词,能找出来吗?【出示:少小--老大 离-- 回】
贺知章十岁的时候,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长安求学。离开家乡后,他们生活 十分艰苦:有的时候吃不上一口饭,有的时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贺知 章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非常好,后来还在京城当官了呢。在他八 十三岁那年,他终于回到了家乡。这一别就是70多年呀!谁来读读第一行诗。
小时候离开这里,老了又回来了,是这个村的人,怎么能说是客人呢!
②你还从哪里看出他不是客人? 70多年过去了,他有什么变化了吗?
什么叫“鬓毛衰” ?两鬓在哪里?(两边的头发都白了,人老了)
可是什么却依旧没有改变?什么叫乡音? “乡”是“故乡,家乡”的意思, “乡音”就是家乡的口音,家乡话。
谁来读读第二行诗?
介绍贺知章的家乡背景:
你们知道诗人的家乡在哪里吗?老师告诉你,在杭州的萧山,这可是杭州人 的骄傲,出了一位大诗人呢!当年他离开杭州到长安去,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 虽然路途非常遥远,可是他时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老了一定要叶落归根呀!
谁来说说第一、二行诗的意思? 谁能把【出示:虽然-但是】这组关联 词语放进这句诗中说说?(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 乡。虽然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但是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
指导朗读。
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原来这个看似“客”的人其实一一【出示:并不是客!】不是远道而来的客 人“来” 了!而是离乡多年的游子一一“回”到这里了!我们把离开家乡在外生 活的人称为【出示:游子】。这位在异乡生活了 70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自己日 思夜想的故乡--—杭州了!心中怎能不激动呢?再齐读。
为什么诗人年纪那么大了还要回来呢?【出示:想念家乡,想见家人朋友】
(2)是客:学习第3、4行。
既然贺知章是这个村子的人,不是客人,可是谁认为他是客人呢?为什么会 这么认为?同桌交流。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出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指名读。
还可以从插图中看【出示:插图】——骑马,有行李,是客人。
七十多年了,许多事情都已经改变了,难怪家乡的小孩子会把他当做客人, 笑着问:“这位客人,你从哪儿来呀?”诗中哪

[金牌原创]《2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95 KB
  • 时间2021-09-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