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doc角平分线教学反思
篇一:角平分线教学反思
让学生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的运用,对这两个定理的学习进行以下设 计:用数学语言给出条件和结论,让学生熟悉这两个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后,再拿一些具体题 目让学生在情境当中运用这两个定理。用数学语言叙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条件:点P 是角AOB平分线上的一点,PD垂直OA, PE垂直OB。结论:PD=PE。用数学语言叙述角 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条件:点P是角AOB±的一点,PD=PE, PD垂直OA,PE垂直 OB,结论:点P在角AOB的平分线上。具体题目设计,第22页第2, 3题,第26页第5 题。让学生看到题目后指出该用哪个定理。
一、 成功之处
1、 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的运用这两个定理。
许多学生学习了某个定理后,遇到相对应的题目往往不知道该用哪个定理,通过一些 对应的题目,或者用数学语言给出条件,让学生得出结论,并说出用的是哪个定理,可以强 化学生对定理的运用能力。
2、 注重分析思路,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注重书写格式,让学生学会清楚的表达思考 的过程。在证明的选题上,注意了减缓坡度,循序渐进。在开始阶段,证明方向明确,过程 简单,书写容易规范化,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体会例题的证明思路及格式,然后再逐步增加题 目的复杂程度,小步前进,每一步都为下一步做准备,下一步又注意复分线的证明问题,减缓学生几何证明的坡度。
二、 不足之处
1、 学生缺乏具体的自主探究几何的机会,只是培养了学生的几何证明思路。
2、 没有理论结合实际生活。教材有通过确定集贸市场的位置的问题引出到角平分线 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结论,使学生看到理论来自实际需要。但是教学上并 没有体现。
篇二:角平分线教学反思
教材中的引入是一种用被动的方式将学生的知识回想起来。而笔者的引入以交流方式 让学生主动回想起角平分线的概念以及画法,这样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度深;也让学生明白前 后知识的联系,以填空的形式给出让学生的思维对角平分线是射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 段有了充分的理解与掌握。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1、 这节课主要是用类比的教学方法将书本的知识隐含的内容表达出来、给学生一种 美的感受;将旧知与新知以有效的语言表达出来、合适的方式写在一起,为师生的交流创造 良好的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从 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引申、变更问题,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的创造性能力.
2、 重视情境创设,让学生经历求知过程。本节课引入问题教学的模式,其目的是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投入到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深层次参与, 倡导同学们要学会用大脑去思考,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用双手去操作,使学生言 语与行动逐步起到自觉调控的作用,促进思维的内化,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
3、 教学过程不足之处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显得时间仓促,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 行定理应用。特别是课堂小结,在对知识的梳理上显然做的不够。假如对本节课进行第二次 设计,我想只探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即可,而后补充一些例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 分析和运用,

角平分线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1-09-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