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分类与处理原则
导致休克发生的重要环节是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主要受三个因素调
节,即血容量、心脏排血量和血管张力。影响以上三个因素任何一个,均可导致休克发生。
休克分类目前也倾向于依据对以上三因素的初始影响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血
液分布性休克和阻塞性休克。 事实上各类型休克对循环动力学影响决不是单一的, 尤其到休
克后期常常是各影响因素交叉存在, 对休克处理也应依据对病情的综合分析, 按照以上因素
对机体影响的轻重缓急分别处理。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休克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低血容量是指血管内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可
由于全血的丢失,血浆量的减少或者自由水的丢失。
出血是静脉回流减少导致休克的最常见原因。动脉压降低通过压力感受器介导增加交感
神经系统活性, 表现为动静脉收缩和直接心肌兴奋。 静脉收缩对于维持静脉血液回心从而维
持心排量尤其重要。 动脉收缩起初是为在心排量降低时维持正常动脉血压, 由于脑和冠状动
脉收缩不明显, 对维持心脑灌注有益。但对其他器官,如肾脏,交感神经介导的血管收缩将
严重减少血流灌注。交感神经兴奋的心脏表现是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增强。
在无出血情况下循环血浆丢失也会引起与失血症状相似的休克。
如严重烧伤可引起足以导致
休克的血浆丢失。 由于血浆丢失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与失血性休克临床表现相同,
只是选
择性血浆丢失增加了血液粘滞性,
加重了血流淤滞。 体液或电解质丢失也可导致低血容量性
休克, 如呕吐腹泻时体液大量丢失,
肠梗阻导致大量分泌或渗出液体被隔离在肠管内,
或腹
膜炎时大量液体渗出到腹腔内也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处理以迅速恢复有效血容量为主,
后期因引发全身应激反应及合并心功
能抑制,处理也趋于复杂化。
二、心源性休克
由各种严重心脏疾病引起的急性心泵功能衰竭,
导致左心室不能泵出足够的血量。
起初, 外
周循环通过血管收缩来尝试代偿,
但如果左心功能损伤足够严重,
不能维持正常循环, 就会
发生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的常见原因是急性心肌梗塞,当左心室心肌坏死超过
40% 时心脏即难以维持正
常循环功能。 其他可引起心源性休克的少见原因还包括心肌病、
心律失常、 心脏瓣膜病和败
血症。
大多数术中心肌梗塞的病人会发生对输液治疗无效的顽固性低血压, 心电图动态变化有助于证实诊断, 一旦诊断成立, 建立有创监测有利于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指导治疗并随时评价治疗效果。 围术期心肌梗塞的临床处理包括维持理想前负荷, 适当使用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活性药,必要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 早期溶栓治疗能否应用应结合外科情况综合考虑。术后争取尽早行介入或手术治疗。
精选文库
三、血流分布性休克
包括感染性、神经源性、过敏性、内分泌性等,其中以感染性休克为最常见。感染性休克的
典型表现为血管阻力降低和心脏充盈减少而心排出量增加 (高
休克分类与处理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