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书愤》杜甫陆游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蜀相》写作背景简介蜀相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前四句写武侯祠,后四句先概括诸葛亮的功业,后述惋惜之情。诗中借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抒发了诗人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 ?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 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2、王国维说: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为什么?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描绘出一幅春景,但对盎然春景,作者却有独特的感受:祠堂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 3、颈联写刘备是为了什么? 写刘备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蜀相》《书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