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次级债券发债利率以及利差
内容摘要:在我国,固定利率次级债券是占发行的主角,浮动利率债券只是作为与固定利率债券搭配分散风险的产品。一方面固定利率发行有利于银行确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我国的基准利率现在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浮动利率定价的合理性不确定。
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时,大部分都采用固定利率发行,并且在发行期限到期前5年内发行人享有赎回权,并规定如果发行人不执行赎回权的话,都有300bp的利差补偿。当然这只是大部分的情况,并不代表全部,有银行发行浮动利率的次级债券,也有银行通过转换权实现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转换。如2004年12月建行发行的106亿10年期固定利率就规定在满两年后可以转化为浮动利率,基本利差为180bp,满五年后再加lOObp,如若不转,五年后固定利息加300bp. 2005年2月份中国银行发行的120亿次级债券也是采用这种方法。从2004年到现在为止发行的138只次级债券中有12只是浮动利率,都以10年为主,以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起息日的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为基准利率,起息利差最小为60bp,最大为200bp。浮动利率发行的次级债券发行人都有在到期前5年时赎回的权利,如若不行使赎回权,还要在当日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加利差,起息利差最小为275bp,最大为465bpo通过观察发行,发行浮动利率次级债券的大部分是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包括四大银行和招行、广发、浦发、光大,平安银行是唯一的城商行。并且都是在发行固定利率次级债券时同时发行浮动利率债券。以2011年为例,我国一共发行次级债券36只,全部都以固定利率发行,并且只有上海银行发行的2只次级债券没有赎回权。而其他银行全部都发行固定利率次级债券。可见,在我国,固定利率次级债券是占发行的主角,浮动利率债券只是作为与固定利率债券搭配分散风险的产品。一方面固定利率发行有利于银行确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我国的基准利率现在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浮动利率定价的合理性不确定。
不论是浮动利率还是固定利率,投
我国次级债券发债利率以及利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