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例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途径.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例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途径
摘要:实例分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的生成途径, 主要有捕捉意外,机智生成;大胆质疑,自主生成;巧借错 误,迂回生成; 反思变式, 创造生成。 教学中应善于捕捉 “意 外”,使其成为课堂精彩的生长点。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途径
文章编号: 1005?C6629( 2016)5?C0041?C04 中图分类 号: 文献标识码: B
课堂生成是指“课堂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按预设的思路教 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调整,生成 新的超出预设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发展过程 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 标准(实验)》明确要求:“鼓励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 识,并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2] ”民主、 开放的课堂,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课堂“意外”成 为教学动态生成资源,如何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 实践案例就课堂教学动态生成途径做一些分析。
1 及时捕捉意外,机智灵活生成 叶澜教授曾说: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 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 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的确,课堂教学情境 千变万化,经常会出现意外情况,面对课堂意外,教师要及 时捕捉“意外”机智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让每次有价值的 “意外”变为“精彩”的生成!
案例 1 在“苯酚酸性”的教学中,笔者演示了苯酚溶液 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现象不明显,勉强告诉学生苯酚显弱 酸性。又向浑浊的苯酚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溶液变澄清, 学生说苯酚显酸性。再向澄清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溶液又 变浑浊。则说明苯酚的酸性比盐酸弱。接着告诉学生,苯酚 具有弱酸性,若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可以看到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又变浑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板 书在黑板上。
[学生甲]怎么能证明生成物是 NaHC03而不是Na2CO3? 另外,如果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生成物是否也是 酸式盐NaHSO3呢?好多学生也表现出了疑问。
这位同学的问题,一时使笔者感到措手不及。为了让学 生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笔者机智地调整了教学方 案,和学生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教师 ]请同学们讨论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来证明苯酚钠溶
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物是 NaHC03而不是Na2CO3?
此时,学生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教师 ]提示(同学们能否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来证明)
[学生甲 ]能否通过比较电离常数来证明呀?
[教师 ]可以!但怎么证明?
[学生甲]比较H2CO3的电离常数Ka1、Ka2和苯酚的电离 常数 Ka 的大小。
[教师 ]很好!
[学生乙]老师我查到了: 10-7 , Ka2= 10-11 ;苯酚的 Ka= 10-10,即:Ka1>Ka>Ka2 所以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CO2气体生成物为NaHCO3而不是 Na2CO3o此时教室响起了掌声,片刻后……
[学生丙 ]老师,这么说苯酚和碳酸钠不共存呀!
[教师

例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途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