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带孩子看演出之五大攻略
关于带孩子观看演出之五大攻略(不断更新中) 周日 ()带歆歆观看了中少音乐堂的吴玉霞师 生琵琶演奏会,屈指算来从歆歆 3 岁半起观看中山音乐堂的 “打开音乐之门”的系列演出已经七个年头了,累计观看该 系列演出 20 余 场。再加上观看的其他音乐、舞蹈等各种演 出共计大约 50 余 场,参加演奏、舞蹈等各种艺术演出、活 动 30 余 场。总结出几点“攻略” ,和大家分享:攻略一— 时机把握准确 循序渐进 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要从小 抓起, 但考虑时间、 精力、 金钱的投入要综合考量把握时机。 在音乐厅观看演出时经常看到有小朋友哭闹不止、对演出没 有起码的兴趣、对演出者没有起码的尊重的现象。我想这怨 不得孩子,还是家长的问题。对孩子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 这不是简单盲目往里砸钱的事。 现在很多演出票上都会有 “ 1 米 2 以下禁止入内、 1 米 2 以上凭票进入”的提示。尽管为 此有过争议,但有些小朋友在没有树立观看演出的起码规矩 前,家长还是要慎重考虑。即使家长有时只不过是拿来不花 钱的赠票,认为就算带孩子免费玩一把,也应给孩子树立对 演出者起码的尊重。否则还是不去为好,以免给孩子养成看 演出不过如此的不良印象。
在孩子 2、3 岁时,家长可以考虑先带孩子参加一些亲 子活动,锻炼孩子的合作、分享意识, 3 岁左右看、可以观 看一些小型的演出, 例如木偶剧院的手偶剧 (大约 20 分钟), 慢慢的再介入人偶剧(大约 40 分钟)。然后视情况加入一些 儿童剧(一般是一个半小时) ,诸如中国儿童剧院和北京儿 艺的《马兰花》 、《嘿,可爱》 、《小蝌蚪找妈妈》之类。个人 感觉中国儿艺的剧目比北京儿艺的要好(具体下面再说)这 之后在是孩子的情况选择聆听艺术类的演出( 3 岁半之后) 攻略二——剧目选择慎重 不急功近利 上面谈了一些, 之所以感觉北京儿艺不如中国儿艺,主要是觉得前者过分关 注场面的宏大,花哨的东西太多(个人观点哈) ,针对艺术 类的演出,中山音乐堂每年寒暑假举办的“打开音乐之门” 的系列演出对孩子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也要有所选择, 我的原则:
1、对于刚接触这类演出的孩子来说,可以先选择专业性不 太强、特别针对孩子的诸如“彼得与狼” 、“儿童电影音乐” 等演出;
2、先选择综合性演出 (比如民乐演出) 后选择单项演出 (比 如古筝、琵琶、二胡) ;
3、先选师生演出(比如周广仁师生钢琴演奏会、袁莎师生 古筝演奏会)后选大师演出;
4、先选中国人演出(比如殷承宗钢琴独奏音乐会、石书诚 演奏会)后选外国人演出
5、先了解相关资料后看演出;攻略三——场馆选择妥当、 效果倍增 几年来,也在许多场馆观看过演出:木偶剧 院、中山堂、北京音乐厅、国图音乐厅、北展、民族宫、保 利、21 世纪剧院、天桥剧院、朝阳剧院、人民大会堂、工人 体育场(馆) 、首都体育馆、实验京剧院、国家大剧院、鸟 巢。。。。。。
个人感觉比较偏爱中山堂和北展(我是指观看音乐、 舞蹈演出)、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歌剧院,因为场地不是太 大,便于关注艺术本身而不是仅仅是演出氛围。攻略四—— 座位
关于带孩子看演出之五大攻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