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备课参考.doc《奇妙的对联》备课参考
编写意图
一、 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三、 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四、 尝试对对子。
教学建议
一、 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教学要注重在"奇妙”两 字上,体味汉字的奇妙,中国人思维的灵性,不要把对联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对本单元中 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二、 本单元教学强调搜集对联,尤其是生活中还在使用的"活”的对联。要求学生搜集对 联,教师自己必须先搜集一些奇联妙对,这是把本单元内容教活的基础。
三、 本单元注重小学、初中以及平时的积累,注重与经典古诗文的联系,尤其是在名联欣 赏中,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古诗文去理解,要与本册课本中古诗文课文相联系,例如可以向学 生介绍与《兰亭集序》相关的名联。
四、 对联与书法紧密相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评选出 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五、 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可参照“有关资料”中的“参考书目”),让学生自己去 阅读、研究对联。
有关资料
一、关于各部分的练习及“课外延伸”参考内容
(一)关于“对联常识”
,如对仗、平仄等方面的要求。
(1)名词对得工整,以胡对孙,有谐“糊狗之妙,“适”对“行”,“之”对“者” 工整。考生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2)名词对得工整,以祖对孙,有合“祖 孙”之妙。梁羽生在《名联谈趣》中认为“祖冲之”对“孙行者”最佳,乃天造地设。(3)动 词对得工整,以“退”对“行”。退之,是唐代韩愈的字。苏轼诗云:“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 过呼韩退之。”(4)王引之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学者,高邮人。继承其父王念孙的音韵训诂 学,世称高邮王氏父子。
子夜、春蚕
(二)关于“对联欣赏”
(1)李秀峰题白鹿洞书院联;(2)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1)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陈澧题钟山书院联)
(2) 得英才而教育;以山水为性情。(信江书院联)
(3) 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张百熙题京师大学堂联)
(4) 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亘更灯火五更鸡。(玉屏书院)
(5)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船山学社)
(6) 理本精深,看阶前双水合流,寻到源头方悟澈;学无止境,想宇后孤峰独秀,登来巅 顶莫辞劳。(桂山书院)
(1)眉山县三苏祠,苏洵、苏轼、苏辙;(2)韩城司马迁祠,司马迁。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来源:学,科,网]
(1)韩潮学派百川会;公起文章八代衰。(衡阳韩文公祠联,韩愈)[来源:学#科#网]
(2) 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唐陶山题九江陶渊明祠联,陶渊明)
(3)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采石矶太白楼联,李白)
(4) 枫叶四泣秋,根触天涯千滴泪;得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九江白太傅祠联, 白居易)
(1)郭沫若题成都市武侯祠联,诸葛亮;(2)杭州岳王庙联,岳飞。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1)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山西霍县韩信祠联,韩信
《奇妙的对联》备课参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