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春》朱自清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春》朱自清教案
黄子良
教学目的:,并能背诵文中优美片段;
熟练的书写本课生字词;
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拓展:感受大自然的美,并且养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课时:2课时。
教学难点:。
比喻、拟人、排比的写作手法。
理解文章末尾三个比喻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一颗颗破土而出的种子,正预示着新生命的到来。一颗颗小草探出 头来,沐浴着春风,感受着天地间的变化,它们将在春天无尽的希望中茁壮成长,实现它们 美好的愿望。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扫冬天的了无生机,处处洋溢着无限的希望。百灵鸟 用瞭亮的歌声唤醒沉寂的大地。花儿们用色彩渲染大地,到处变得生机盎然,每一个角落里 都流淌着春天的气息。
你们能想起多少关于春天的诗歌?(如:《咏柳》贺知章,《春晓》孟浩然)那么,春天在朱 自清的笔下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散文《春》。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朱自清(1898年11月22 0-1948年8月12 0),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 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写作背景:
《春》的写作时间应该是在1932年下半年或1933上半年。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
归来,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夫妻,同年9月岀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3年4 月又喜得贵子,心境愉悦,所以,《春》这篇文章体现出了他乐观向上的情绪。
三、 有感情的地朗读全文,找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一边朗读一边在脑海中描绘出春景图。 生字词:朗润:明亮润泽,课文中指山形清晰。
黄晕:
薄烟: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的十分艳丽。
四、 掌握生字词后,再一次大声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
第一部分(1)盼望春的到来。(盼春)
第二部分(2-7)描绘春天到来时自然的不同景物。(绘春)
第三部分(8-10)写的的作者赞美春天。(颂春)
五、 作业:。
六、 第一课时结束。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知
有目的的朗读,读准字音,认准字词。
二、 深入分析
上节课我们将课文分成了三部分,同学们能将其总结一下吗?
答:“盼春”是本文的开端,作者满怀期待与喜悦,采用拟人化手法,描绘春天在“东风” 吹拂下姗姗来到人间。
“绘春”主要是作者全面而精细地观察和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得生动有 趣。
“颂春”是本文的结尾部分,以三个比喻揭示春天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深 化题旨,归结全文。
三、 学生品读,揣摩语言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如果我们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岀 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偷偷”表现出小草在春的催发下,在人们难以察觉的情况下,不生不响的生长状态; “
钻”写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顽强。
(自由阅读第四段)思考:第四段描绘了春天花的哪些特点?(花多,争艳,花香)绘 景时哪些词用得精确?哪些句子写

《春》朱自清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86 KB
  • 时间2021-09-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