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施工检修工艺标准
配电网施工检修工艺标准培训目录
一、土建施工检修工艺标准
二、接地装置施工检修工艺标准
三、架空线路施工检修工艺标准
四、10kV电缆施工检修工艺标准
五、低压电缆施工检修工艺标准
六、配电变压器施工检修工艺标准
七、柱上设备施工检修工艺标准
一、土建施工检修工艺标准
1、杆塔根底
、混凝土杆基坑
〔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a: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50mm。
b: 转角杆、分支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
〔2〕电杆根底坑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电杆埋设深度在设计未作规定时按表所列数值:(m)
〔3〕基坑底使用底盘时,坑底外表应保持水平,底盘安装尺寸误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中心线垂直,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外表。底盘安装允许偏差,应使电杆组立后满足电杆允许偏差规定。
a:电杆根底坑深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b: 双杆两底盘中心的根开误差不应超过30mm;两杆坑深度高差不应超过20mm。
c:遇有土质松软、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采取加固杆基措施〔如加卡盘、人字拉线或浇筑混凝土根底等〕
〔4〕基坑回填土时,土块应打碎,基坑每回填300mm应夯实一次;回填土后的电杆基坑宜设置防沉土层。
a:采用扒杆立杆,电杆坑留有滑坡时,滑坡长度不应小于坑深,滑坡回填土时应夯实,并留有防沉土台。
b:回填土层上部面积不宜小于坑口面积;培土高度应超出地面300mm;沥青路面或砌有水泥花砖的路面不留防沉土台。
、钢管杆根底
〔1〕钢杆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杆根底浇筑应采用现浇根底或灌注桩根底,在沿海滩涂和软土地区,可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液压管桩根底。
a:现浇根底几何尺寸准确,棱角顺直,回填土分层夯实并留有防沉层。
b:灌注桩根底宜使用商品混凝土,桩基检测报告内容详尽。
c: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混凝土振捣宜采用插入式
振捣器。
〔3〕根底中心与线路中心线重合,深度及坑底宽度符合设计数值。
〔4〕按规定取样做试块,根底外表平整,无蜂窝、麻面。
〔5〕根底浇注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当根底强度到达规定要求时才可立杆塔、架线。
a: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开场浇水养护;对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天;有添加剂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
b: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c:混凝土不宜在严寒季节进展施工。假设必须进展,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参加早强剂、减小水灰比、加强振动捣固、妥善遮盖和各种保温养护等。
、拉线盘
〔1〕结合当地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及各地区使用习惯选用合理的拉线盘,并确定拉线盘的埋深及拉线棒的长度,对于特殊地质条件要采用特别加固措施。
a:埋设拉线盘的拉线坑应有滑坡〔马道〕,回填土应有防沉土台。
b:拉线坑的深度可按受力大小及设计要求决定。
〔2〕拉线盘放置时应注意正反方向及角度。
、卡盘根底
〔1〕安装位置、方向、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a:深度允许偏差为±50mm。
b:当设计无要求时,其上平面距地外表不应小于500mm。
〔2〕安装前应将其下局部的土壤分层回填夯实。
〔3〕与电杆连接局部应严密
2、电缆根底
、电缆沟、井
〔1〕按照设计图纸进展现场施工,电缆沟或工作井内通道净宽,不宜小于有关标准及标准要求。
a:电缆沟、井开挖时,密切注意地下管线、构筑物分布情况。
b:如出现沟底持力层达不到设计要求,采取换土处理。
〔2〕开挖应严格按挖沟断面分级开挖,沟体开挖应连续开挖,开挖施工中不得超挖,如发生超挖,应用细砂或石粉回填夯实至设计深度。挖土完成后应对基层土进展平整夯实处理。
卡盘的上平面距离地面不小于50公分,下方先夯实
埋设拉盘时拉棒应露出地面50公分,拉线棒应与线路受力方向对正,拉耳断面向下,拉棒受力后不应弯曲拉盘校正回填土时应边回填边夯实。
〔3〕浇捣混凝土垫层时,首先绑扎钢筋,然后浇捣混凝土。
〔4〕电缆沟、井砌筑前应复测,确定方向后按设计要求进展砌筑。
〔5〕压顶梁浇筑时,制安模板时应托架结实、模板平直、支撑合理、
稳固及拆卸方便。
〔6〕抹灰前检查预埋件安装位置正确,与墙体连接结实。
a:拆模养护时,,方可撤除模板。
b:混凝土外露外表不应脱水,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c:抹灰工程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在低于5℃的气温下施工时,应有保证质量的有效
配电网施工检修工艺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