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0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导 论
医德如何,十日之间分生死;
官德如何,十年之间见治乱;
师德如何,百年之间判盛衰。
有一句话叫做“素质决定命运〞,这是指人的个体生命而言。就社会开展的全局来看,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决定教育事业的未来,决定一个民族的前途。
高校教师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历来具有将追求学术成就、传授专业知识与国家、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的优良传统。而今天,面临如何传递人类文明的火炬、开发人类文明的智慧的历史任务,教师如何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就成为最紧迫的课题。
“教育是一个良心活!〞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
师德从来都是学校的生命线。
第一节 道德的一般分析
一 、道德的含义
〔一〕道德的词源学考察
“道〞,最初的含义是指道路,如?诗经?中所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后引申为原那么、标准、规律、道理或学说。因此,“道〞在一般意义上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开展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准那么、标准。
“道〞:
本体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
政治学——道也者,上所以导民也〔管仲〕
人生哲学——志于道,据于德,居于仁,游于艺〔孔子〕
“德〞
道家认为“德者,道之舍也〞,“物得以生为之德〞。在他们看来,天地万物全体之自然,即为“道〞,而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即为“德〞。用在人伦上,那么为人之本性、品德。
儒家认为“德〞就是实行某种原那么,心中有所得。如心中得到了“道〞,就是“德〞。理学大师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注?中说:“据于德〞,“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
德得相通,依据一定的原那么去行动而有所得。
在中国伦理史上,把“道〞与“德〞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首推荀况,他在?劝学?篇中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这就是说,如果一切都按照礼的规定去做,就算到达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在西方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为规那么、标准、行为品质和蔼恶评价等含义。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23466021
  • 文件大小673 KB
  • 时间2021-09-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