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显像管的结构
荫罩管
图10-1是荫罩管示意图。荫罩管有三个独立的电子枪, 围绕显像管的中心轴线排成"品"字形, 彼此相隔120°并对管轴略有倾斜。三电子枪各发射一个独立的受基色信号控制的电子束, 三条电子束用同一行、场偏转系统来使它们一起偏转。
荫罩管的荧光屏上荧光粉点按红、绿、蓝三个一组呈品字形排列, 每一组构成一个像素。整个屏幕大约有44万个三色组, 因此约有132万个荧光粉点。显像管工作时, 三个电子束应该只击中各自对应的荧光粉点, 为此在荧光屏前面约1 cm处安装一块金属网孔板, 称为荫罩板。
图 10-1 荫罩管示意图
荫罩板上约有44万个小孔, 每一个小孔对应着屏幕上一组三色点。三个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正好在荫罩孔处相交, 并同时穿过小孔后轰击各自的荧光粉点。 三个电子束在同一时间要在荫罩板表面上相交的现象就叫作会聚。 电子枪射向荧光屏的电子大约只有15~20%能穿过荫罩孔去激发荧光粉点, 多余的电子则被荫罩板吸收。
荫罩管的三支电子枪结构完全相同, 都有阴极、 第一栅极(控制栅极)、 第二栅极(加速极)、 第三栅极(聚焦极)和阳极构成, 可独自控制电子束强弱。 三组灯丝并联, 三个阳极也连在一起加共同的阳极高压。
单枪三束管
单枪三束管由一支电子枪产生三条电子束, 其结构如图10-2所示。各电子束的阴极是独立的, 且分别在各自的控制栅极中以单独调制电子束的强度, 加速极以后的各极则共用。一般将调制极G1接地, 分别在三个阴极加基色信号以调制电子束, 阴极栅极间截止电压为85~120V。加速极G2加400V左右电压, G3和阳极G5连在一起加约25kV阳极高压, 聚焦极G4加0~500V电压以调整聚焦。
图 10-2 单枪三束管结构
单枪三束管的屏幕上三基色荧光粉是以R、 G、 B次序从左至右呈垂直条形排列, 崐在荧光屏前用以分色的是垂直条缝的缝隙板(相当于荫罩板), 荧光粉条和缝隙板结构如图10-3所示。 电子枪射出的三条水平排列电子束经聚焦透镜作用后进入会聚极, 两块内会聚板与加速阳极相连, 两块外会聚极板则加比加速阳极低 1 kV左右的电压, 使两边的电子束(红、 蓝电子束)向中心电子束(绿电子束)靠拢, 会聚于缝隙板上, 然后通过缝隙去轰击各自相对应的荧光粉条, 相邻的三个水平基色点构成一个像素。
图10-3 缝隙板和荧光粉条结构
单枪三束管与品字形排列的三枪三束荫罩管相比, 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
在显像管管径直径一样的情况下, 其电子枪直径比三枪式可大两倍以上。 大口径电子枪构成的电子透镜几何光学像差小, 所以, 聚焦质量和图像清晰度得到改善。
由于条状缝隙板代替了点孔荫罩板, 其电子透射率提高了30%, 所以屏幕亮度也提高了约30%。
三条电子束在水平面呈一字形排列, 而且中心电子束(绿电子束)和显像管轴线一致, 因此垂直方向的光栅动态误差很小, 动会聚误差校正就比较简单。
自会聚彩色显像管
自会聚彩色显像管的特点有:
一字形排列的电子枪, 其几何中心的电子束没有会聚误差, 两个边束的会聚误差也比较容易校正, 地磁影响小。在自会聚管中还使三个阴极之间的间距很小, 各个栅极作成一体, 分别开出一排(三个)小孔让电子束通过, 如图10-4所示。
彩色显像管的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