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功能藏心术的关键, 就在于隐藏那些暴露我们情绪和内心的种种破绽。所以, 若想藏心, 我们需要找到我们的破绽,然后想办法将这些破绽都隐藏起来。说到藏心的破绽, 包括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动作、表情、言语, 都可能充满破绽。在本章中, 我们将把这些破绽一一找出来。然后再教给大家一些方法, 来掩饰自己的破绽。大脑功能首先我们开始关于藏心的第一个话题:你的破绽在哪儿? 谁也无法直观地看到我们的内心,但是,我们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等因素,却经常会出卖自己。 1999 年 12 月, FBI 截获了一名被称作“千年轰炸者”的恐怖分子的信息。事实上, FBI 并没有获得关于这名恐怖分子来到美国的任何消息。在例行入境检查时, FBI 特工发现一个叫阿默德的人神色紧张且汗流不止。多年的办案经验告诉特工: 这个人内心充满了恐惧, 他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特工勒令他下车接受进一步询问。那一刻,阿默德下意识地做出了逃跑的架势,但是很快被制伏。后来, 特工在他的车子里搜出了爆炸品和定时装置。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 阿默德承认了自己的犯罪行为。流汗以及紧张的神色, 是身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时产生的条件反射。由于这种边缘行为是最为真实的, 所以特工才敢毫无顾虑地逮捕阿默德。这件事说明,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会反映在身体语言上。而无论是肢体语言还是面部表情,都是由大脑控制的。所以, 我们有必要先从脑功能这个角度去探讨一下“如何藏心”这个话题。在一般人眼中, 大脑是一个整体。但事实上, 我们的大脑是由 3 个不同的区域组合而成的。 1952 年, 一个名叫保罗· 麦克林的科学先驱提出, 人类大脑是由“爬虫类脑”(脑干)、“哺乳动物类脑”( 边缘系统)和“人类大脑”( 新皮质) 组成的三位一体。这3 个不同的大脑区域各有着不同的职责,它们合起来就形成了“命令加控制中枢”,后者驾驭着我们身体的一切。其中, “哺乳动物类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边缘系统,是人的“情感中心”,还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动作( 不包括语言)。更重要的是,“哺乳动物类脑”对我们周围世界的反应是条件式的,不加考虑的。它对来自环境中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也是最直接、最真实的。也就是说, 那些在我们不经意的条件下, 所做出的肢体和面部表情, 主要是由这个边缘系统控制的。在前面的案例中, 那个恐怖分子所出现的流汗、下意识的逃跑等生理反应, 就是由这个边缘系统所操控的。所以说,“哺乳动物类脑”是一个“诚实”的大脑。“哺乳动物类脑”不仅“诚实”, 更是一个标准的“劳模”。它从不休息, 只要人还活着,它就一直处于“开机”状态。与诚实的“哺乳动物类脑”相比,大脑的第三部分“人类大脑”,也就是新皮质, 则显得狡诈得多。这个大脑负责高级认知和记忆,具有思考的能力。许多科学家也说: 这个人类大脑也是最善于说谎和欺骗的。总之, 人类文明的一切, 都是由这个大脑所创造的,当然,也包括谎言和欺骗。由此可见, 一味的诚实、不加掩饰, 是一种“动物性”的体现, 因为只有动物才永远坦白自己的内心, 毫不掩饰。而在人性的智慧中, 谎言和欺骗是一直存在的。之所以这么说,不是因为我们要赞颂谎言,我们只是想陈述一个事实——说谎是需要智慧的。而说谎本身其实就是隐藏自己内心的手段之一, 虽然我们并不准备将这种手段归纳到这本书中,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件事: 所谓藏心, 就是尽量的抛弃自己条件反射式的“动物性”,转而去开发人的智慧思维。也许有人会说, 既然人的行为是由大脑控制的, 而大脑结构又是天生的, 所以我天生就心直口快,永远别想学会隐藏自己的内心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科学家发现,那些善于隐藏自己的人,大脑前额皮层拥有更丰富的白质。白质是一种白色的神经组织, 当一个人在运用理智隐藏自己内心想法的时候,这些组织非常活跃。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艾德里安· 莱恩说: “那些善于隐藏自己的人, 由于经常进行推敲和算计,所以他们的脑结构发生了变化,与常人不同。”由此可见, 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训练来加强自己的藏心能力。刺激与身体反应上一节, 我们讲述了当一个人想掩饰自己内心时, 大脑所发挥的作用。不管怎么说, 大脑的反应都不会被其他人看见, 真正出卖我们的是在大脑刺激下的身体反应。所以在本节,我们将着重讲一讲在我们想掩饰自己内心的时候,身体会有什么具体的反应。当我们产生掩饰心理时,我们的表情会在身体的刺激之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 脸会发红, 或者是脸色苍白惨淡, 这都是不善掩饰的人, 在试图骗过别人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一个人若是处在试图掩饰自己真实感情的状态中, 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必然是虚假的。有很多人能将这种虚假的情感表现得惟妙惟肖, 可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讲, 则无法将虚假的感情表现得更真实一些。这是因为, 他们往往过于注重肢体语言的“表演”
教你藏心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