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教学设计.doc《电功率》教学设计
课题
电功率
教 学 目 标
(一)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
理解电功率的公式P = -,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P=L7。
t
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电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在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关系,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有所提高。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形成 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
难点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体会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含义。
如何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
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灯泡、电吹风机、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等。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入
课
题
演示实验
分别把一只40 W的灯泡和800 W的电吹风机接在电路中,观察 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思考这 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观察、思考。
讨论得出:电能表铝盘 转动的快慢不同,表示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 (电流做功的快慢)不 一样。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演示实验锻炼了 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
课
讲
授
讲授
在力学中学习过表示机械做功 快慢的物理量——功率。
刚才的实验说明了电流做功也 有快慢之分,用什么表示电流做 功的快慢呢?
引导学生得出电功率的知识:
电功率的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 慢的物理量。
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 功(或所消耗的电能)。
W
定义公式:p=-
t
单位及换算关系:W、kw
1 kW=l 000 W
聆听
回忆旧知识、与新知识 间形成联系。
思考提出的问题讨论后 回答得出。
聆听
学会用知识的迁移来 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 效率。
提问
电功与电能有什么关系?电功 率与电能又有什么关系呢?
解释实验现象
800 W的电吹风机比40 W的灯 泡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多,也就是消耗电能快,所以相 同时间内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 的能就多。
“千瓦时”的来历
回顾电功的本质,电流 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 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 程,就是用电器消耗电 能的过程。那么电功率 也就是表示用电器消耗 电能的快慢。
学生解释:它的意义是 灯泡在1 s内消耗的电 能是800 J和40 Jo (前 提是在220 V的电压下, 即正常工作时。)
理解用电器上不同功率
通过复习旧知识,认识 电功率和电功之间的 关系,深刻理解电功率 的本质。
理解功和功率的区别 和联系。同时从能量转 化的角度对电功率进 行分析,加深理解。
如果P和t的单位分别用kW、h, 那么它们相乘之后,就得到电能 的另一个单位:
千瓦时(度)
t
W=Pt
数值所表示的含义。
聆听。
课堂练习
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150 W, 每天使用3 h, 一个月用电多少 千瓦时?(按30天计算。)
1度电可以供40 W的灯泡工 作多长时间?
一台电视机5h耗电1度,这 台电视机的功率是多少?
参与练习
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 反馈。
向学
《电功率》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