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的根本措施
1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按可燃物质状态的不同及事故的可能性、危险程度,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及火灾危险区域三类。详细划分见表2—8。 表2—8 ?电力装置设计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类别
等级
说明
爆炸性气体环境
0区
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
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
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爆炸性粉尘环境
10区
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环境
11区
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21区
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火灾危险区域
22区
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3区
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
为减少易燃物质的积聚,化工建筑的形式正在朝
向露天化和敞开式开展,这种建筑形式对平安消费
和工业卫生有利,同时厂房的耐火、防爆及合理布局是限制火灾蔓延和减少爆炸造成损失的重要措施。
建筑物的耐火性能是由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位四级。根据火灾的危险程度,厂房设计时耐火等级应符合要求。同时,在总体布局上,要考虑到平安防火间距,并严格将动火区〔如锅炉房等〕与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消费区域分开,防止火灾向临近建筑物蔓延。考虑到热辐射等因素,防火间距的大小,应以消费的火灾危险性大小及特点来衡量,必要时设置防火堤。
3
防爆设计包括厂房及工艺过程的防爆设计两方面。
厂房的防爆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位置 防爆厂房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爆炸危险装置不宜布置在地下和半地下,以防止通风不良而造成可燃气体或蒸气积聚。多层厂房应尽可能将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布置在最上层,应设防爆墙,配电、化验及办公室与消费车间分开。
(2)采用防爆构造 防爆厂房的框架、楼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构造,应具有抗震、抗冲击的才能。
(3)设置泄压、隔爆、阻火设施 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要考虑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轻质屋面、轻质外墙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建筑构件都属于泄压构件。
隔爆设施有隔爆墙、隔爆门、窗,一般都使用耐火材料,具有较高强度,起到隔爆、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
阻火设施包括水封井、油水别离池、阻火分隔沟坑,不发火地面,这些设施能有效地控制火势,阻止火焰蔓延。
4
(4)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厂房设计中应考虑到积尘问题,厂房的内外表应较光滑,不易造成粉尘积聚。
厂房中设备安置时,应将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装置与其他装置分开,中间应设置防爆墙。爆炸危险装置应安装在厂房的靠外墙部分,并尽可能布置在露天或半敞开式的建筑、构筑物内。
在化工消费中各工艺过程和消费装置,由于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一系列不稳定、不平安因素,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在设计时,为保障平安消费,应选择平安的工艺线路,对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组分进展严格的控制,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5
一、着火源的控制与消除
由于化工消费中不可防止地使用化学危险物质,因此着火源的控制显得极为重要。在化工消费中,常见的着火源有明火、火花和电弧、炽热物体(危险温度)、化学反响热等。控制和消除这些着火源,能有效地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消费和使用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业,应按消费的火灾危险度划定厂区的禁火、禁烟区域,并设置平安标志。由于吸烟是流动火源,曾引发大量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对吸烟的控制应格外严格。
其次,企业必须制定“动火制度〞,严格执行动火施工平安措施和审批手续,制止在0区、10区、21区内动火和设置明火炉灶。假如在禁火区内临时设置明火炉灶,应按动火手续办理。
易燃物品加热,应尽量防止使用明火。明火炉灶与消费装置、储罐设施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平安规定间隔 。
6
、电弧的产生
在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蒸气的甲类消费车间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消费车间应采用不发火地面,并不准穿带铁钉的鞋。以免铁钉与地面、设备磨擦撞击产生火花。
禁火区域,特别是易燃易爆车间和储罐区,都应当制止电瓶车进入。在允许车辆进入的区域内,为防止汽车排气管喷火引起火灾,排气管上应装有火星熄灭器。
0区、10区,21区严禁进展焊接、切割及砂轮打磨
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