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纹红土研究概述
(function() {
var s = "_" + ().toString(36).slice(2);
('');
( = || []).push({
id: "u3686515",
container: s
});
})();
摘 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网纹红土与下蜀土,是第四纪重要的地层单元,记录了南方古环境演化的信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其中,分布在赣北鄱阳湖区域性风成堆积体系中的网纹红土与下蜀土,地层厚、层序完整,是南方第四纪加积型陆相堆积的标识性地层,是研究中国南方第四纪环境演化与网纹化形成过程的良好地质载体。研究对于深刻认识均质网纹红土这一第四纪地质体,丰富土壤学的研究内容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南方第四纪全球变化的地环境与地生态效应的认识。
关键词:网纹红土;下蜀土;古气候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网纹红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种常见的地层,其分布范围在气候上大体与北、中亚热带相一致;海拔(除个别构造运动比较强烈的地区外)一般都在500m一下;地貌上,多属各级阶地、低山与丘陵(李长安等,1997)。这种地带性分布特点,揭示它与一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有关,是一定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朱显谟,1948)。
2 网纹红土特征
网纹红土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多种沉积相,包括冲积、残积、坡积、洪积、风成堆积、基岩风化壳及一些复合相堆积物。另外,一些学者认为部分网纹红土是冰碛物经湿热气候条件下的淋溶产物;
(2)基质部分,色调以红色为主,网纹部分为灰白色、绿灰色或少数为黄褐色;
(3)网纹个体大小不一、稀密不均,大者如粗树枝,小者如蠕虫;稀疏者,仅见零星分布,密集者或者是网纹占多数,网纹面积大于基质;
(4)网纹的组合形态具有多样化特征,有网状、树枝状和条带状,还可见斑块状;
(5)网纹红土通常位于均质红土和砾石层之间,剖面厚度几米到几十米不等,网纹一般出现在整个剖面的中、下部,而其底部,往往会出现铁质结核或铁盘。
早先的研究中,学者们根据第四系地层对比及其所处的地貌部位,认为网纹红土是中更新世的产物。随着测年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相继开展了网纹红土的地层年代学研究。前人利用ESR(电子自旋共振)测试了著名的宣城剖面的网纹红土,认为其年龄为中更新世早期(-
南方网纹红土研究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