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首要掌握知识
第二章——学生群体和教师期望效应
第三章——教育目标
第四章——皮亚杰、埃里克森、科尔伯格的理论
第五章——学习的理论(行为学派、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学派、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
第六章——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第七章——不同类型的学习(知识、技能、思维、态度)
第八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动机、注意、感知、疲劳和焦虑、自我意识、个体差异)
第九章——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特殊儿童、认知风格)
第十章——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
第十一章——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绪 论——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历史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结构以及重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范围和意义
第二节 历史、发展与现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范围和意义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3、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识记】
4、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范围
(一)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是研究①学生如何学习;②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
1、学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
2、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教育心理。
3、学校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
①知识的学习
②技能的学习
③思维为主的能力学习
④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态度)的学习
(以上分类,是我国对学习的分类,P129——P130)
(二)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理解
4、学校教育心理学以“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为核心,研究序列是
“学与教”,不是“教与学” ★★★
(P2第4段)
(二)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理解
二、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增加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弥补不足”——人们对学校教育过程理解的不足。
“改正误解”——改正对学校教育过程的误解。
“解决办法”——帮助教师找到更多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办法。
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专业方式”——“懂得教学过程”才是现代教师专业方式。
“教师理解和掌握学与教的过程,不是教师精通所教的学科具体知识,才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而是教师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的确定基础”
二、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二、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知识联系: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是基础教育活动现代化的保证和标志,也是提高教师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P68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科学理论。
——《教育学》P81
教育心理学首要掌握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