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学设计】《黄河象》(冀教).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设计】《黄河象》(冀教).doc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
*如爻义相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费,语丈
YUWHN
六年级下册
《黄河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本课主要是要通过对黄河象的描写,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古代。从中可以培养我们初步掌 握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增长知识,使思想和情感受到熏陶。
♦教学目标
I J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理解本课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 掘、命名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的 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的
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 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9 课《黄河象》。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
(1) 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
(2) 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的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 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将易错的字、词积累在“纠错本”上。
2、 认读生词
骨骼假想惊恐挖掘陈列
骨架推想惊奇开掘陈设
有气无力一动不动呆立不动 昂首阔步
3、 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 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想想应该如何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和特点。
第二部分:(2——4)科学家假想化石的来历。
第三部分:(5)象化石被发掘。
三、 再读课文,仔细感悟
1、从下面的语句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 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1) 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2) 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3) 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4) 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

【教学设计】《黄河象》(冀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85 KB
  • 时间2021-09-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