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小学阶段要求了解、掌握的五线谱知识已掌握一大半,并能 进行简单的二部合唱,视唱听音能力逐步提高。
A、 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 曲声音协和、节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瞭亮、悦耳。
B、 器乐方面:能辨清中国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 势、音色。
个别学生在演奏方面较突出。
C、 欣赏方面:能说出演奏乐器的乐器名称、构造、音色特点;节奏上、 力度上、速度上的变化发展;能讲出曲调的结构、情绪等。
D、 表演方面:能精心设计编排一组动作,表演时认真持久,效果较好
E、视唱、节奏练习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骤,准备视唱或节奏练习的内容,有 些同学稍作准备,便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部分学生还借用指挥来进行练习。
二、 教学目标
(一) 总的目标
1、 在唱好二部合唱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 能背唱4〜6首歌曲
3、 学习音乐知识及视唱听音练习?
(二) 具体目标
读谱知识:保持音记号、上滑音、下滑音记号、切分音节奏、弱起小节、 拍子的含义及基本的强弱规律。
技能目标:
a、培养主音感
b、听辩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和声音程
C、视唱2/4、3/4、4/4、3/8、6 / 8拍和包括已学过知识在 内的四小节旋律
d学习二、三拍子的指挥图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6——8首
e、继续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简单乐曲2——4首
三、 教材重点难点
唱好二声部合唱、听记能力的培养
四、 具体措施
1、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 认真写好教学详案。
2、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3、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提优补差的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5、 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 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课题周次节次
嘀格傍儿的梦12
西部放歌22
鱼水情32
祖国在我心中42
绿色的xx52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62
快乐的队日72
长百山下的歌谣82
可爱的家乡92
音乐家贺绿汀102
冬天的巡礼112
音乐七巧板122
选唱选听13-144
嘀格傍儿的梦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嘀格调》、《土家喜爱咚咚喳》、《脚踏水车唱山歌》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 情绪
2、 在听赏《土家喜爱咚咚喳》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 自信大方地跳起摆手舞主动参与听赏活动。
教学重点:
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嘀格调》
教学难点:
能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地参与听赏活动。
教学准备:
I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听音乐进教室
2、 xx问好
二、 基础训练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咱们湖南的湘西吗?在湘西啊,有很多的大山,大 山里住着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有些什么民族吗?
1、 请同学们交流。
师:住在大山里的人们,最喜欢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听,他们脚 踏着水车,唱起了山歌呢!
2、 聆听歌曲《脚踏水车唱山歌》。
3、 听唱法学唱《脚踏水车唱山歌》
4、 轻声演唱,注意声音位置。三、新课教学。
1、 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唱一首湘西民歌,(解释歌词中湘西方言的意思)
如:“嘀格”有小和少的意思,“一班”、"坪坝”、"傍儿”分别是“一群或一
伙”、“大块的平地或操场”、“孩子”的意思
2、 老xx唱
3、 采用竞赛的方式学习曲谱
自由击拍视唱两分钟
谁先举手就让谁先唱,请3-5名学生唱
xx谁唱得好
全班唱曲谱
4、 学习歌词:吐词要清晰
5、 歌曲分析与处理:
基本速度为中速稍快,基本情绪是活泼、富有朝气。第一、二乐句力度为 mf,要唱得连贯、轻松、活泼。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力度为f,情绪较为激 动,演唱应连贯圆润第四乐句的前两小节用微弱、清晰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最后两小节用力度mf和连贯的
课题:嘀格傍儿的梦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1、 听赏《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感受歌曲的情绪。
2、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了解二拍子和三拍子。
教学重点:
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嘀格调》
教学难点:
能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地参与听赏活动。
教学准备:
钢琴、电脑、CAI课
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