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 7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赏心悦目、境界、一丝不苟、融为一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养成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养成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读题质疑
1、欣赏鱼图(出示课件)。引问:老师听说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而花港可是最有名的观鱼点,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简介花港、玉泉)
2、教师导学:俗话说得好:“鱼儿离不开水。”可今天啊,这活泼可爱的鱼儿却离开了水,游到了纸上。(师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3、引导学生读题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的脑海里冒出了什么问题呢?
二、初读课文,把握整体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标自然段,画生字词。
2、检查学生学字学词情况:
(1)出示词语,朗读积累。
①开火车读词语:花港、茶壶、鱼缸、绣花、罢了、厂徽。
②指读生字并扩词。一个生字组两到三个词。教师依据学生发言纠错。
(2)分组学习词语。
①泉白如玉 清澈见底 赏心悦目
2 / 7
读完这组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美好的事物?
②一丝不苟 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 融为一体
这组词语也很有特点,都是描写谁在干什么?(聋哑青年画鱼时的情景。)
(3)指导写字。
①你觉得哪几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
②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进行书写指导。
港字第10笔是“横折”,11笔是“横”,12笔是“竖弯钩”。
徽字中间可以分成“山和系”,但是书写时要将系的首笔写作“横”不能写成“撇”。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正。
3、学习第3自然段,初识聋哑青年。
(1)初识人物,自学第3自然段。
①谁来介绍一下?(课件出示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的句子)
②这句话对聋哑青年进行了什么描写?(外貌描写)
(2)小结:外貌描写是我们写人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聋哑青年哪几件事呢?
5、学生交流。
三、研读“举止”,走近聋哑青年
1、教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些词来说说这是一位什么样的青年。(举止特别……)
2、引导学生理解“举止”,它经常和“行为”连用,如,“行为举止”。
3、教师导学:从一个人的举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个人。这位青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观察这位青年的行为举止。
4、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青年行为举止的句子,读一读,从他的举止中能感受到什么?让学生把感受用一两个词简单地写在句子旁边。(做批注)
5、交流反馈。
例句: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3 / 7
(1)指名读。
(2)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会看到些什么呢?
(3)想象说话,仿佛看见青年在画鱼的(    )。
(4)边读边想象画面,从他的行为举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到的?(一丝不苟、细致、很快……)“一丝不苟”还可以用什么词替换?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