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邯郸志愿者.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邯郸志愿者:让我们到灾区去(2008-07-08 10:00:07) (前些日子和蔷薇姐姐一起采写的一组报道) 张志刚, 24 岁,曾当过消防兵; 王洪峰, 36 岁,从事建筑行业; 姚岗, 33 岁,复兴中学工作。原本是三个素不相识的人,在这个城市里过着没有交点的生活。 5月 15 日晚,他们却相约一起登上了开往四川地震灾区的火车。作为普通市民, 他们是邯郸自发组织起来支援灾区救灾及重建工作的众多志愿者中的三个。让这三个人相约同行缘于张志刚 5月 15 日上午 9 点左右在网上发的一个帖子:邀请愿当志愿者的网友一起去支援灾区。一直密切关注灾区的姚岗看到了这个帖子, 立即电话联系了志刚, 约好后, 向单位领导请了假中午去买了火车票, 准备了些常用药品。他没敢告诉远在湖北老家的父母,只跟弟弟打了声招呼,就和志刚一行坐上了当天夜里 1 点多的火车。王洪峰也是当天看到了志刚的帖子,打电话问清情况后,稍作准备,于晚上 10 点多钟与志刚他们汇合一起南下。为了不给灾区人民增加负担,志刚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个人用品、食品、药品等齐备, 写有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等内容的一份个人资料在他们到达目的地后首先就交给当地红十字会, 每人穿着印有志愿者标志的 T恤, 都是为了明确身份, 以备万一失散后及时联系。在灾区的个人生活费用自己承担, 他们还凑钱购买了灾区急需的部分物资带了过去。到达灾区后,姚岗去了什邡的红白镇,帮助当地做卫生防疫工作,张志刚、王洪峰和其他人去了德阳等地,协助发放救灾物资。 5月 30 日下午,记者在河北工程大学一座普通的家属楼里见到了刚刚从灾区归来的张志刚。他告诉记者, 得知几个北京网友相约去汶川当志愿者, 便发了那样一个帖子。怕父母担心耽误了行程, 张志刚事先没有声张, 快到四川时才在火车上给父母发了个短信说明情况。“做父母的, 我们当然担心孩子的安全, 但支援灾区是应该的, 我们愿意让他去。”张志刚的父母都是朴实善良的人,父亲张风久是唐山人,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时,家里也受了灾, 他说完全能体会灾区人民的痛苦和难处,所以儿子的不辞而别并没有引起父母的丝毫不快。出发前, 他们已经和四川红十字会联系好, 到达后很快接洽上, 由当地红十字会给他们安置岗位、分配任务。据张志刚介绍, 红十字会的人手不够, 就由志愿者协助中转、发放各地运来的救灾物资,卸车、清点、装车、发送, “我们十几个人曾经一天发出 60 多车皮物资”。张志刚、王洪峰和几个来自其他地方的志愿者同在一个小组,他们的工作很繁重,每个人几乎都是连轴转, 困到支撑不下去才肯休息一会儿, 为的就是能以最快速度把那些物资发放到急需它们的灾区群众手中。“押车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危险性更大,因为余震不断, 一路上随时会有塌方、山体滑坡, 可每位押车的志愿者都必须保证把物资送达目的地。”然而, 让志刚感触最深的却不是这些艰苦、忙碌和危险,“在灾区的这些天, 我收获最多的是感动, 被志愿者这个集体所感动, 被灾区人民所感动, 因为感动, 我们每天都在流泪……”记者在电话采访王洪峰和姚刚时,他们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感动”。因为他们是志愿者, 在那里, 很多出租车司机不肯收他们的车费, 有一位老师傅追出 200 多米, 把硬塞给他的车钱还给他们, 哭着说, 孩子, 你们是来帮我们的啊, 我怎么能收你们的钱

邯郸志愿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zonghong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