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手抄报
篇一:年味儿大追踪1051A3新年春节电子小报成品欢度春节手抄报模板新年快乐电子简报传统节日板报
班级姓名:直接输入班级姓名
“年味”是月沼边晒着的火腿,“年味”是天井下敲打的年糕,“年
味”是院子里写着的春联。
在羊年新春来到之际,爸爸妈妈和我来到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北
部的村庄――宏村,感受宏村的“年”味。那里很热闹,村里人三五成群准备年货,在暖暖的晒场上、在自家小院里,打糖、做年糕、腌菜、做豆腐,热闹的民俗就这样开始了??
走进村子,年味扑鼻而来,高高悬挂的红灯笼,老房子里挂钩上的年货
――粽子、鱼、风干鸡、香肠??看得我口水直流。再到宏村的月沼,火腿、梅干菜、腊八豆腐整齐地排着队伍,接收阳光的洗礼,真热闹呀!
多么讲究的“年”呀,真想不走了,宏村的“年”很有意思,烤火、自
己做的糕点、健康绿色的食物、贴着对联、打着灯笼、走街串巷的挨家挨户品尝亲情带来的热闹,红红火火的年呀??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
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
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
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
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
迎接春天。
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葫芦儿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叫“年味”。
篇二:春节手抄报模板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
六(2)班宇杰
?蛇来龙去辞旧岁,年味十足庆春节;吉祥如意送国
人,祥瑞普照中华魂;国泰民安人人乐,运事前程似
绣锦;中华文化传世界,盛世和谐中国年。
?蛇节拜年赶个早:一拜身体好,二拜困难少,三拜烦恼消,四拜不变老,五拜心情好,六拜忧愁抛,七
拜幸福绕,八拜收入高,九拜平安罩,十拜乐逍遥
?蛇年快乐,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合家欢喜。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
年味的手抄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