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
“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展厅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商业贸易的集散之地,也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六种宗教、十余个民族文化的融会之处。从公元4世纪开始,在敦煌地区适宜的土地上,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等佛教石窟寺应运而生。由于这些石窟地区相近、内容相同、风格雷同,统称为敦煌石窟。敦煌莫高窟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迄今保存了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木构窟檐。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是历史延续最久长、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址,代表了公元4世纪〜14世纪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在中国美术史和世界美术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敦煌石窟及藏经洞出土文物所蕴含的珍贵价值是多元的、世界性的。历时千年之久的系统的敦煌佛教艺术,保存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壁画和彩塑艺术源流传承及演变发展的历史,形象地记载了4世纪〜14世纪佛教思想、佛教宗派的发展史,反映了佛教及佛教艺术的中国化过程;洞窟建筑、彩塑、壁画艺术以及壁画中众多的题材内容,反映了中国与欧亚文明互动、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融,展示了中古时期特别是全面展示了大唐盛世内容丰富的文化景观;敦煌石窟及藏经洞出土文物,还为我们复原了史书缺载的中古时期的敦煌历史,展示了中古河西敦煌及西域中亚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敦煌石窟及敦煌藏经洞的出土文物所蕴含的百科全书式的信息,之所以具有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魅力,就在于它反映了我们先民的心路历程,记录了我们的先民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艺术的理解,展示了先民的信仰和追求,从而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地域的人们中间产生了共鸣,这也正是中华民族以自己的优秀文化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我国人民盼
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