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态建筑概论.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态建筑概论
一、课程目的与内容
▶ 课程目的
了解“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建立环境与生态意识,能够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实践。
▶ 核心内容
生态建筑的概念与本质,国内外生态建筑发展概况及基本理论,生态建筑设计的主要环节和初步方法。
▶ 考查方式
口试+论文(1000字)+考勤,论文题目待定。

课程目的与内容

▶ 参考书目
1、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2、夏云,夏葵,节能节地建筑基础,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3、[美],夏云译,掩土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
4、周若祁,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5、Public Technology Inc.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王长庆,龙惟定,杜鹏飞,绿色建筑技术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 2005年2月1日  《商务周刊》
诚毅投资股份(厦门)有限公司、《商务周刊》杂志、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推出“中国宜居城市排行榜”,宣告上海、大连、北京、广州、成都、青岛、杭州、桂林、珠海和厦门为中国十大“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 2005年10月6日  《京华时报》
英国《经济学家》旗下智囊团“经济学家信息部”(EIU)日前评出全球“最适合生活的城市”。加拿大首都温哥华位居榜首,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天津并列第70位。
两则消息

二、基本概念问题
一个问题:什么是“生态建筑”?
▶ 本质思考
“生态建筑”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每座城市的发展都应该以“宜居”为永恒目标。传统消费观转向现代发展观。
▶ 核心指标
“生态建筑”的内涵广泛,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文化环境诸方面要素。核心标准应该是居住者的生存质量。
▶ 终极目标
“生态建筑”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齐头并进,追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宜居城市”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建筑学观念的变迁
21世纪建筑学观念进入生态建筑学阶段。此前经历了五个阶段。每一个递阶都伴随着人们对人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
 1、实用建筑学阶段:建筑作为生存的物质手段(巢穴)。
 2、艺术建筑学阶段:关注人本身的需求和艺术表现力。
 3、功能建筑学阶段:建筑视为工业产品,建筑设计成为职业,人们更多地关注建筑学理论发展和设计手法变化;
 4、空间建筑学阶段:个体走向群体,关注建筑之间、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后期发展为城市规划,着眼于城市总体与建筑本身的关系。
 5、环境建筑学阶段:这是认识并实践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的阶段,产生景观建筑学。

三、生态建筑学的发展
▶ 生态建筑系统由硬件部分(房屋、道路、广场)、弹性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地、绿化)和软件部分(人群、社会、生理、心理、经

生态建筑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1.66 MB
  • 时间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