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管理制度.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治理制度


1.? 目的
??? 覆冰是危害线路平安运转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线路平安运转危害极大。为保证处于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在覆冰季节能平安、优质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 2.?适用范围
??? 本制度适用于***供电局所属各职能部门、工作站及变电站。
??? 3.?术语
??? 重冰区:指输电线路覆冰厚度达20cm及以上的输电线路段。
??? 4.?相关知识
??? ?覆冰的成因
??? 每年的冬末或初春季节(气温在零下五度左右),或者在降雪或雨雪交加的天气里,在架空线路的导线、避雷线、绝缘子串等处均会有冰、霜和湿雪混合构成的冰层。构成缘故是暖气团爬至冷气团之上,其所含的大量水分在爬升过程中,不断地冷却凝聚构成雾和毛毛雨。随着高度的增加和气温的降低,逐步构成了冷却水滴、雪花和冰晶,当颗粒过大即开始下降,接近电线、树木或地面构成雾淞、雪淞或冻雨,同时越结越厚构成了覆冰。
??? ?覆冰的品种
??? 按照线路覆冰时的气温、风速、水滴直径等将其分为四类:雨凇、混合淞、雾凇积雪。
??? (1)雨凇。雨凇是一种非结晶状透明的或毛玻璃冰层,由空气中的过冷却水珠或毛毛雨中水滴与导线外表尚未完全冻结时,正当大风,使之又和一个水滴相碰,在这种反复潮湿下冻结在导线的外表而构成的冰层。通常在0~-3℃和较大的风速(2~20m/s)时最易构成。这类覆冰比严峻,在导线上的附着力强,不易脱落。
??? (2)雾凇。雾凇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的,外层呈羽状的覆冰。通常在大雾天构成,当细小的过冷却水滴、雾粒或毛毛雨与导线相碰时,由于导线外表温度低,毛毛雨中水滴潜热释放快,另外,由于风速小,下一个水滴飞来前,上一个已完全冻结,雨水之中夹有空气,从而呈羽状的覆冰(霜)。最多出现在风速小(7m/s)和温度低(-3℃~5℃)时,也有在-10℃时构成。这类覆冰的构造疏松,容易自导线上脱落,且比重小,对导线的危害性相对较小。
??? (3)混合淞。混合淞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坚硬冰,构成时的温度在-2℃~-8℃之间,风速在2~15m/s内。温度越高,风速越大,构成的混合淞密度越大。混合淞是在雨凇外表上生长的,生长速度最快。混合淞对线路危害最严峻。
??? (4)雪(冻结雪)。气温降到0℃以下,水蒸汽凝聚成雪,呈六角形白色结晶。气温低时降雪是不含水分的干雪,与导线相碰不会生成附着雪。然而气温在0℃左右(0~+2℃左右)落下的雪花,部分融化而变成湿雪,由于水的外表张力作用能使湿雪附着在导线上。当气温在+2℃以上时,雪融化成水,不会造成积雪。
??? 覆冰是空气中过冷却的水(雨淞)和低温(约-5℃~7℃)的雾受冻而引起的。因此,构成覆冰的气象条件是:气候发生急剧变化、气温低于零度、空气湿度特别大、有风。在湿雪降落时,湿雪一方面粘在导线上,同时又会浸透正在结冰的水,使冰层越来越厚,最厚可达10cm以上。这种情况常发生于春暖时突降大雪的天气情况。
??? ?阻碍覆冰的要素
??? (1)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地形对覆冰强度有特别大的阻碍,在山江峡谷处覆冰严峻;草原

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tillstanding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9-20
最近更新